常常在想,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或者说是哪些具体的小事件塑造了现在的我?
我从小在农村长大,经常要随大人一起去地里干活。我干活很慢,很笨拙,妈妈会说我笨手笨脚,“干啥不够啥料子”(意思是说干什么都不行)。
但是,和我爸爸一起干活,爸爸从来没有没有责备过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拉着板车,带着两把打铁锹去挖土,我看爸爸把铁锹竖在地上,用脚板轻轻一踩就挖了满满一铁锹土,双手轻轻一抬把那一铁锹土送到了板车上。而我呢,人小铁锹大,也模仿着爸爸,脚板用力的踩着,铁锹却怎么也进了土里,好容易铲了一铁锹土却又抬不起来。爸爸教我怎么铲土,怎么用力,怎么省力。我用爸爸的方法,一铲、两铲、慢慢的,我学会了用铁锹铲土。一板车、两板车,我不是越干越累,反而是越干越轻松。
爸爸总是喜欢一边干活,一边告诉我:“没有人一生下来什么都会,都是慢慢学会的,所谓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就是这个道理。”
长大后虽然离开了父母,但是小时侯父亲留给我的智慧,却一直指引着我的人生。我相信所谓的擅长不是天生的,也是后天日积月累锻炼出来的。
记得90年代,刚出来广东打工时,我在一家港资厂做工人,每天都要站着工作十几个小时,中午经常要直落(没有休息时间,只有30分钟吃饭的时间)。广东的夏季天气炎热,只有天花板和墙壁上挂着的风扇呼呼的吹着热风。我以为大家都是一样,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去了一趟楼上的办公室,刚一进到宽敞明亮的写字楼,就感受到一阵阵凉意,好生舒服,再看看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发现她们都有自己的办公桌椅、她们是坐着工作的,每个办公桌还都有专用电话。
我开始留意怎样才能进写字楼上班,原来除了学历要高中毕业以上,还要会电脑和粤语。放假的时候,发了工资,我就给自己买了一个录音机和几盒学粤语的磁带,每天有点时间就学习。
淡季不加班的时候我又去报名了电脑学习班。每天下午下班,我吃过晚饭就匆匆跑去工厂附近的一间学校学习电脑。我们那时学的还是WPS文字处理和五笔输入法呢。
和我一起来的老乡都说我傻。有的说:每天上班都快累死了,有点时间不好好休息,竟然去学什么电脑。有的说:一个月辛辛苦苦赚的钱,竟然转手教了学费,真傻。还有的说:一个写字楼几十号人只有一台电脑,人家写字楼那么多职员都没有机会摸电脑呢,哪里轮得到你呢?
我不在意别人说什么,因为我相信:没有人一生下来什么都会,都是慢慢学会的。我更明白“熟能生巧,巧能生精的道理。”
冬天,广东虽然不像北方那么冷,但是晚上也是很凉的。我每天晚上往返在工厂至学校的路上,虽然耳边的风呼呼的吹着,但是我的心却是暖融融的,因为我看到了希望和不一样的生活。
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我成为了班里打字最快的学生。老师把我介绍到了另外一家港资工厂的写字楼上班,专门负责电脑文字处理。我们这间工厂有几百人,办公室几十人,只有两部486的电脑。其中一部486的电脑就是专门给我负责ISO文件处理用的。
我从车间的员工成为了一位写字楼文员。
这是爸爸的话,带给我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作者简介:富足的阳光
两个孩子的妈妈
香港某保险公司的资深区域经理
连续多年获得MDRT国际百万圆桌会员
多次蝉联IDA国际龙奖
多次蝉联GAMA管理卓越奖
美国注册财务策划师
国际理财规划师
身心灵成长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007不写就出局的践行者
007视频号联盟的践行者
致力于做一个长期主义的践行者
记录人生的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