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部小说在文化界,文学界声名显赫,历久常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集大成者,几乎成为国人的标配读物。
我第一次完整的读完《红楼梦》是在高中时候。无疑来说,第一次从头到尾读完这本书,还是挺痛苦的,篇幅太宏大了,好几百万字,毫不夸张,有两块砖头那么厚,人物形象纷扰繁多(据专家考证有名有姓的人物有四百多个),关系错综复杂,故事情节时明时暗颇有隐晦,极其考验理解能力和耐心。在高中最繁忙的课业和升学压力之下,我每天放松调节的时候读上一两章,积少成多,竟也读完了。感觉像是经历了一次漫长的探险征程,当然读完也有大大的收获和成就感。
上学的时候,你广泛涉猎过的一些必备读物和经典书籍,可能会成为你人生最重要的一段文化积淀,所谓厚积薄发,得先有积累。而毕业步入社会之后,大部分人在生存压力和提升自我之间切换,还要兼顾各种身份角色的职责,真的很难有精力再沉下心啃得动那些经典的大部头。上学的时候,你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多么单纯的目标,就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读再多都不为过。所以现在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也在琢磨该怎么引导他读书。
在第一遍完整读完之后,因为对这部书的兴趣,我成为一个小小的伪“红迷”,之后有遇到关于《红楼梦》的研究和解读,我都喜欢去看,有权威专家的,比如刘心武,也有个人公众号、书籍的解读,当然这些严格来说不能叫做研究,只能叫做体悟。有一个作家,出了一本《百看红楼》的书籍,以现代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解读书中的人物百态,人情练达,还是很不错的,这样的解读很接地气,是你用得上的。 很长一段时间,《红楼梦》成为我充分利(da)用(fa)碎片化时间最好的读物,因为感兴趣,所以不分时间地点,不用酝酿情绪,随手抓起来就能读,不受任何干扰。有时候上班午休的几十分钟半个小时时间,或者在路途的公交地铁上,我也会随手翻翻,作为消遣和放松,哪怕是读一读、记一记,琢磨琢磨书中那些精彩纷呈的诗句词汇,也是愉悦充盈满口生香的。
最喜欢的是书中薛宝钗的一首咏柳絮诗《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悔,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春天的时候,去哪个精巧的公园或湖边水畔踏青,遇着一棵棵袅娜聘婷的柳树,淡烟绿雾轻笼白玉栏杆,柳条丝丝迎风起舞尽情纷飞的时候,我都要情不自禁的想起这首诗。它把柳树的柔韧坚强,以及迎着春风自信向上,随份豁达的情状,表现得那么生动。状物如状人,写的就是大智若愚、自信沉稳、随分从时的薛宝钗。
全书诗词锦绣,灿若明珠,也是积累文化修养的好去处。
再来说说书中的人物。四百多个人物,那么多鲜艳夺目的女主角们,还真的无从说起,作为现代人最欣赏的,可能还是凤辣子王熙凤吧。
王熙凤是书中最为彩绣辉煌,热烈张扬的一个人物,也是书中第一能力超群,精明能干的人物,是一只名副其实的凤凰。她出身名门,貌若天仙,有能力有气魄,智商情商双高,年纪轻轻坐上高位,掌管家族事务,且干的上下服帖风生水起。搁到现在,完全就是你在励志公众号里才能偶尔看到的那种传说中“出身比你好、资源比你多,还比你努力100倍”而人生开挂了的完美女人。
看看原著中几段对凤姐的描写。
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时候,他是这么说的:
谁知(贾琏)自娶了这位奶奶之后,倒上下无人不称颂他的夫人,琏爷倒退了一舍之地: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极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
林黛玉进贾府的时候,看到的王熙凤是这样的: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面对峥嵘轩峻的深宅大院,心里犯怵找不着门路,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找到引荐人周瑞家的,等待周瑞家的上去给通报的空档而,两人闲聊:
周瑞家的道“但只一件,你还不知道呢:我们这里不比五年前了。如今太太不理事,都是琏二奶奶当家。你打量琏二奶奶是谁?就是太太的内侄女儿,大舅老爷的女孩儿,小名儿叫凤哥的。”刘姥姥听了,忙问道:“原来是他?怪道呢,我当日就说他不错。这么说起来,我今儿还得见他了?”周瑞家的道:“这个自然。如今有客来,都是凤姑娘周旋接待。今儿宁可不见太太,倒得见他一面,才不枉走这一遭儿。”刘姥姥道:“阿弥陀佛!这全仗嫂子方便了。”周瑞家的说:“姥姥说那里话。俗语说的好:‘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不过用我一句话,又费不着我什么事。”说着,便唤小丫头:“到倒厅儿上,悄悄的打听老太太屋里摆了饭了没有。”小丫头去了。
这里二人又说了些闲话。刘姥姥因说:“这位凤姑娘,今年不过十八九岁罢了,就这等有本事,当这样的家,可是难得的!”周瑞家的听了道:“我的姥姥,告诉不得你了!这凤姑娘年纪儿虽小,行事儿比世人都大呢。如今出挑的美人儿似的,少说着只怕有一万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的男人也说不过他呢。”
后来刘姥姥亲自进去了,拜会领教了这位传说中的凤姐。现场周旋的那个片段,戏精演戏,处处绝妙。
这些都是从别人的口中,侧面流出来的凤姐的高大辉煌形象。整部书中,有凤姐的地方,处处都是戏,精彩绝伦。 现在市面上那么多实用类书籍,教你职场技能的、教你提高情商的、教你处理人际关系的,教你演讲与口才的....真的不如你在《红楼梦》里,从头到尾学学凤姐的处事风格和说话技巧,那才是绝了。
有一回众人陪着贾母在园子里划船游玩,贾母一时兴致,说到自己小时候划船的情景:“我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有一回划船掉水里了,额头磕破了,至今还有一个窝儿呢”。凤姐回应“幸亏老祖宗头上磕了一个窝儿,要不然如今这大福大寿可往哪里盛呢,您老不知道,寿仙老儿头上原也是个窝儿,就是盛的福寿太多了,到凸起来了”说的一众人都笑了,贾母更是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大老爷贾赦强娶贾母的得力丫鬟鸳鸯做妾,贾母震怒,迁怒邢王二夫人,试想这场面,太婆婆发怒怒斥婆婆和叔婆婆(自己姑妈),她一个小辈的媳妇站在下面,该怎么解围,只见她笑语盈盈的说道:“还不是都怪老祖宗会调理人,调理的水葱儿一般的,怨不得人要,我要是个男的,早要了,还等到这会子呢”,四两拨千斤,一语化解危机,且哄得贾母转怒为喜,瞬间圆了这个尴尬的场面。
当然口才和交流技能并不能等同于油嘴滑舌,锦言妙语的背后,是快速的反应和敏捷的才思。凤姐不但有一幅好看的皮囊,还有一身有趣的灵魂。总管全书,凤姐的话语,调节气氛时妙趣横生,自带圆场;安排工作时条理清晰逻辑分明,待人接物时笑语盈盈热情洋溢,不吭不卑拿捏得当,通身都是大家子的气派。
凤姐出身“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找金陵王”的金陵王家,书中提到她的叔叔王子腾升了九省检点,我还特意去科普了一下,这个九省检点是很高级的武官名,统辖九省军事,又称九省统制。她的这个叔叔应该是四大家族同辈子弟中官职最大的了。她是妥妥的富二代,名门之后,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他的父亲很珍爱这个女儿,“自小假充男儿教养的”。富养不仅仅指的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王家可是将门,自小假充男儿教养长大的将门虎女,自然思想开阔,自信豁达,执行力强,胸襟气魄非同凡响,上文周瑞家的说她“行事儿比世人都大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格局很大。她揽大事,拎得清,从不在小情小绪上过分计较,浪费精力和感情,颇有男儿气概。她自始至终都没有过林妹妹的悲悲戚戚,“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式的自我伤感是不存在的。唯一的麻烦是遇到了一个花心大萝卜的老公,她在繁忙的工作和不可开交的应酬当中还要时不时抽出精力来斗小三,饶是这样,也基本上没有影响她大的行事方向。(遇到这样的原配,那些小三小四们不歇菜都不行!)
其实在那个男人普遍三妻四妾的社会本也正常,她偏不。
她嫁入贾府,带着满满的自信和底气,门当户对,才能势均力敌。她可以玩笑奚落她的丈夫琏二爷“把我们王家的地缝扫一扫,也够你们吃半年的!”。第六回,刘姥姥第一次进贾府,凤姐正在满面含笑不失身份逶迤应酬时,东府里的小蓉大爷(贾蓉)来了,进门就赔笑“我父亲说了,明儿请一个要紧的客,让我来求婶子,上回的玻璃炕屏还借给我们,略摆一摆就送过来”。“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为马”的贾府,什么宝物没见过,请“要紧”的客时,却还要来借凤姐的嫁妆玻璃炕屏,可见王家珍爱女儿,嫁妆有多丰厚和珍贵了。
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她的身上没有一点作为女人的“奴性和卑微”,也跟她的家教有关,另一个明显的对比,去世贾珠的遗孀李纨,简直是被三从四德贞洁烈女洗了脑,整天如槁木死灰一般,因为她的父亲从小灌输她的全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理论。凤姐是一个有独立人格和生存能力的女人,这在封建时代是很难得的。被家族关爱,被父爱滋养的女孩子,都不会太差。
当然人无完人,她身上也有狠绝自私的一面,她弄权铁监寺,拿家里人的月钱放高利贷中饱私囊,以及将手伸向外面官场,留下了一些证据,加速了贾府的灭亡。这些是在职场中没有把握好的原则和边界,同样值得借鉴,有一些底线和原则,还是要坚守的。
书中开篇就说了: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不说外面官场清客相公们的往来,单就这些闺阁之秀,各个都是功力深厚的,上到老成持重资历丰厚的贾太君,下到机灵聪明办事利索被王熙凤挖过去重用的丫头小红,还有精明强大老于世故却心地善良知恩图报的刘姥姥,每个人生于人世间,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哲学和处世智慧。
除了分析体味这一个个精彩丰富的人物形象,书中还给我们展现了一部浩荡丰厚的贵族家庭生活画卷,旖旎绚烂,精致讲究。通过书本,你也能读懂那个时代贵族的贵气和对生活的极致追求,就像英国的《尹顿庄园》,那些远去的朝代,远去的贵族精神,是否也在某一个时刻滋润着你。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幸成为“贵族”,但是大部分人对自己的生活还是有讲究的,你不用去公众号上看那些《精致女人必备生活指南》之类的了,去看看《红楼梦》吧。
贵族精神,重的是“精神”的内含,其实任何的精细和讲究,到最后无非就是“用心”二字。
这部繁华绮丽,博大精深的书,将要一直伴随着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