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前人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说的是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他人多一些宽容。
在现实面前,这条祖训往往掉了个位子,成了严于待人,宽以律己。对自己往往是不断降低标准,颇有得过且过的感觉;对他人却是层层加持,生怕错过一个纰漏。
就拿路口等红灯来说吧,但凡看见红灯闪烁,绿灯即将亮起,也不管人行道上还有没有过客,直接就是摁喇叭催促前车快点起步,那架势一点不次于着急着去投胎。调换个位置,如果是他在过马路,即便绿灯已经开始闪烁,那还是不急不忙的迈着小碎步,仗着自己是行人这个“弱势地位”,强势踩着红灯的线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却也不在乎耽误了别人多少时间。
想一想也是无奈,很多事虽然也可能触及法律的边缘,但往往又达不到惩罚的地步,这就有点尴尬了。就比如噪音扰民这种事,他嗨到飞起,影响了你的正常生活,你报警又能怎样,了不起就是口头规劝一下,连教育都未必算得上。就这,人家还未必听,你人一走,人家还是嗨到不行,你能怎么办?认知不在一个层次上,想要达成统一的见解,那难度指定小不了。
道德脆弱,过于依赖法律,而法律又不能覆盖方方面面,往往造成戾气太重,而这就容易走极端。说到底,文明一词不能只成为一个口号,有效践行才是目的。
与人为善,还是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尊重,少一些鄙视;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自我为主。毕竟不是所有人都会惯着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