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说中华文化入门

作者: 河西布衣 | 来源:发表于2020-12-17 11:06 被阅读0次

    九十年代后,一浪又一浪的国学热此起彼伏。伴随着针对各个不同群体的各式国学培训机构的兴起,琴、书、经、数等诸多领域的国学大师也层出不穷。中央多次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众热衷衣食住行的传统回归。一时间,文化领域蔚为大观,颇有一番盛世景象。

    细思量处,确有不少疑虑。且看那,“国学”、“中国文化”、“中华文化”、“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等词语混同使用;书画、养生、易经、命理、禅修、汉服、五行、礼乐等等节目一齐上阵——喧嚣之下,未有分明。概念语焉不详,范畴模棱两可,民粹主义盛行,读物五花八门。

    笔者不敢求其广博,唯取一物能够登堂入室,窥得门径,足矣。在诸多概念中,笔者取中华文化而舍其它;在知识体系上,笔者不求面面俱到而从整体观察,于门径处考察入门之理。

    1.何为入门

    “入门”两个字很简单,意思也很简单,就是进门,进得门来,进到门里边。延伸出来的意思就是:当你做一件事情,学习一门技艺,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你是否真正掌握了它的精髓,成为内行而不再是外行。我们经常讲那一句话:“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就表达了这个意思。

    2.入门的意义

    为什么要强调入门,把入门作为学习中华文化的第一件事情呢?因为没有入门,你就无法真正学会学懂中华文化。如果没有入门,你学了十年二十年还是门外汉。故宫是我们国家收藏文物宝藏最多的地方,从小就在课本上学到。许多人都有一个愿望,要到故宫去走一走看一看。前段时间,有朋友跟我说,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去了故宫,了却了这个幼时的心愿。我问,你有什么收获?他说,没什么,就是人多,我站在远处看了一眼就走了。这就是现在流行的“到此一游”,“打卡生活”的体现。很多人听说三水森林公园有座本焕寺,很大很漂亮的寺庙,于是就想去看一看。然后抽空从西樵,从狮山,从四会,从广州来到三水。到了森林公园,远远的看到一片金黄色屋顶的建筑。沿着湖边的小路走到寺院门前。有的人驻足在外面感叹一声:好大的寺庙。然后他就实现了到此一游的愿望。或许他来过几十次森林公园,也很多次的看到了这片金黄色的建筑。但是他从来没有踏进本焕寺的门来。这就是没有入门的表现,与他来过多少次,待了多长时间没有关系。也有的人只是偶然路过,他就抬腿迈进了这扇门,走到里面去看看天王殿,看看大雄宝殿,读一读墙上的偈语。因此我们可以说,到过本焕寺的人有两类,一类是入门的,一类是没有入门的。

    或许你已经明白,做任何事情,在任何领域都有这样两类人。

    或许你也曾经见过,有的人在一件事情上做了几十年,还没有入门;有的人做了一天,就已经入门,成为行家。

    3.入门的困难

    佛山是闻名世界的南派武术之都,有许多人从小练武,也有不少人从外地赶来这里学习。大家或许体验过或者听说过,有的人练武多年,伤病满身;有的人坚持习武,精神饱满。这也是入门与没入门的典型体现。武术水平的高低不在于你练了多长时间,不在于你下了多少功夫。或许有的人勤勤恳恳,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武术之门。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做生意,做学问,莫不如此。

    为什么入门这么难?因为这扇门是一个比喻,不是像一座建筑物的门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学习一项技艺,从事一个专业领域,要达到精通必须进入的门不是能够用语言说出来,用文字写出来的。这是入门之所以难的第一个原因。

    入门之难的第二个原因用评价代替事实的思维习惯。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男女老少都会时不时在网上购物,满足日常生活之需。很多人在网上购物的选择依据是网络评价。看中几件商品,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参照购物评价来做决定。评价数量多,评价内容好的就是优先选择的商品。这种思维习惯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了解一个人的方法是听他周围的人对他的评价,被称为民主测评。想找一家饭店吃饭时的选择标准是看顾客对它的评价,被称为口碑商家。许多人得知我们今天要学习《大学》,非常勤奋的去做功课,去网上查看对《大学》的评价。因此,我们发现热爱旅游的人参观故宫的体验被其他人对故宫的评价所代替;爱读书的人阅读一本书的收获被翻译人或者评论人的想法所代替。

    4.中华文化之门

    对于一步跨进寺院大门,而不是久久的在外面徘徊、驻足流连的人,学习中华文化有不一样的态度,不一样的方法,不一样的收获。

    在一件事情上已经入门了,诸位是否能够把这种习惯和态度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呢?不论学习,还是做事,先找门的思路一定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事半而功倍。

    学习中华文化,自然要先知道中华文化的大门在哪里。这扇门也就是中华文化和其他文化不一样的地方,是中华文化鲜明的特征。中华文化是效法天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产生的文化,不是写在书上,说在讲台上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流动在每个人的身心之间的。

    走进中华文化的大门,用一个字来表达就是道。所有的描述和表达都是为了悟出来这个道。道是普遍存在的,茶有茶道,花有花道,经商有经商之道,学习有求学之道。这就与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文化截然不同。中华文化的学习成果不是看你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你读懂了几本书;不是看你做过多少事,而是看你做明白了几件事。工作经历与工作经验是显然不同的。

    当你感觉到“道”有点不可琢磨,亦真亦幻的时候,你已经在走进中华文化之门的路上。中华文化就是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中去感觉,去感悟,去悟道,进而产生的文化。中华文化不是连篇累读,束之高阁,远离人群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但不接地气的经教。典型的代表就是离我们不远的云浮市新兴县的六祖慧能,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但是从一句话入手悟得了大道。这就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中华文化重要的不是读多少书,而是从我们生活中的点滴,从你所做的每一件事开始,用心,观照,体悟…

    体悟道当然要从学习开始,最好的学习材料是经典,而不是对经典的评论,不是畅销书籍和网络资讯。我们一起学习的《大学》,虽然是没有文凭,但是可以提升人的境界;虽然没有考试,但需要你时时觉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沭说中华文化入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zag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