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阿老表》,各种演出、各种酒席上,这首歌都是必备歌曲之一。
歌词明显是诗经时代的风格:
女:阿老表 阿老表 你要来尼嘎
男:阿表妹 阿表妹 你要来尼嘎
合:不来就说不来呢话 莫让小妹(小哥)白等着
歌词里面都是云南方言,最近我搞明白意思之后发现很令人震惊,这不是《诗经》里面情歌的翻版吗?《诗经》召南里的《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
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
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
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女子公然向男青年求爱。这还是比较文雅的召南,郑风里的《萚兮》更露骨:
萚兮萚兮,风吹其女
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萚兮萚兮,风其漂女
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这是一首民间集体歌舞诗,描写一群男女欢乐歌舞的场面,女子先带头唱起来,男子接着参加合唱。这就和《阿老表》的歌词很相似了。春秋时期战争连年,人口稀少,统治者为了增加人口,规定超龄的男女还未结婚的,可以在仲春的时候自由相会,自由同居。而那时候礼教观念也很淡,《诗经》国风里面的不少作品都是很鲜活的自由恋爱,就是被朱熹等人当作后妃之德典范的《关雎》,其实也是自由恋爱的情歌。很多作品里都描写青年男女定情都是通过唱歌,互赠信物。汉武帝全面确定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以后,对女性,对自由恋爱的限制越来越严格。魏晋南北朝这个全面混乱的时期还有吴歌西曲,唐朝因为开放的文化氛围,也不缺少真挚浪漫的情诗,宋朝虽然礼教比唐朝严格,但士大夫还愿意在填词的时候没正形一下。可是无论是吴歌西曲,还是唐朝的情诗,宋词,里面描写的爱情都“文明”多了,基本都是发乎情止乎礼,很少有诗经时代那么直接的表白了。明清诗歌,因为没有了这种出于本心的真性情,尽管技巧运用得很纯熟,但终究缺少感发力量。云南是边地,没有汉族的礼仪教化,所以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保留了对歌的风俗。不过随着现代文明的全面普及,云南的少数民族也汉化了,这些看起来很浪漫的民俗越来越少见。现代文明究竟是不是解放人类,怎么说的都有,先不讨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