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余饭后,跟同事闲聊,对于那些爆文直感慨,为什么别人就能写出那么给力的文章呢?
而反观自己,感觉有东西写,可是提起笔来,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一个同事刚开始觉得这是知识积累的不够,可是经过一两年,也看了不少的书,有了一些自己的思想,可是还是写不出来。就算写出了一些东西,连自己都不认可。
而另外一个同事,也表示自己写的不理想,但是她会重复多次、不厌其烦的去修改,所以多篇论文获一等奖。
听了她的分享,我只是感慨了她的耐心与毅力,但却不屑于这样做。
但是在最近阅读《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让我对修改文章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的作者加拿大布兰登·罗伊尔,毕业与哈弗大学,进入培训机构工作,总结他的教学经验写出来一系列教学经典著作,而且他的作品先后五次获得“国际图书奖”、五次荣获“总统图书奖”。
文章中写到:未经润色的文章就像沙尘暴中移动的沙子,当风暴最终停止,沙子也就静止了。
对于写作来说,“完成”这个词真的应该加引号,因为这个过程永远不会真正完成。
那么,该如何对文章进行润色呢?
美观化、醒目化
审美是人类的天然本能。
长了眼睛,我们要穿好看的衣服。
长了鼻子,我们要闻香味。
长了耳朵,我们要听音乐。
长了嘴巴,要吃美食。
目前有很多软件,美篇、公众号等都讲求各种排版,以求图文结合,让文字更优美;其实早前的空间,也有各种装饰以让空间看起来更悦目;而且,频繁被使用的PPT也是采用文字配背景的方式吸引听众。
眼睛作为我们的五大器官之一,视觉在我们一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利用排版和设计,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使读者觉得阅读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折磨。
*增加文字周围的空间
密密麻麻的文字就有一窝蚂蚁,直击眼帘,乌黑一片,想看清每个字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采用合适的行间距、段间距,让文章变得赏心悦目。
*适当的标记
善于合理使用粗体、斜体、破折号、项目编号、列举、阴影等,突出该突出的地方,使读者能够轻易的抓住关键词,领会文章的意思。
值得注意的是,标记使用的越多就失去了它本该有的作用。
*使用标题和提要
为了让读者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意思,可在段前使用小标题,或简要总结一下自己的观点。
反复多次的打磨修改
写文章需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接着,编写内容,加入细节,串联成一篇文章;最后一步就是修改了。
作者将写文章比喻成创造“花儿”和塑造“尘土”的过程,这里的“花儿”指原本自己就很熟悉,能够完美展示的内容。“尘土”则是那些存在的想法,但是不能够完美呈现,需要后期加工的。
古人云:“三分文章七分该”,可见“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朱利安·巴恩斯说过:第一稿的愉悦源于欺骗自己它离真正的作品已经相当接近了;其后稿的愉悦部分源于意识到自己没有被第一稿蒙骗。
没有谁能一次写出完美作品,能成为经典的都经过多次的打磨修改。
托尔斯泰的《复活》手稿有四种修改本,他有些作品甚至有十五种、二十种修改本。
法捷耶夫说他有一篇论文竟有 90种修改稿,他的长篇小说《泛滥》没有一章改写的次数少于四五次的,有几章改写了二十次以上。
果戈理的《钦差大臣》有六种修改稿,《死魂灵》有五种修改稿。
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直改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那么,在修改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概括一句话:简洁但不简单
所谓的简洁:
1.句子的词语数量尽可能的少,砍断长句。
2.使用较简单的词汇,文章质量的好坏不是由用词的难易决定的,有些人能够使用简单易懂的词汇讲述明白一个高深的道理是一种本事,而用高深莫测的词讲述一个只有少数人能懂的道理是一种装逼。
3.删除不必要的词。
所谓的不简单:
简洁要求句子层面词语数量尽可能少,而充分的论证则可能需要更多句子。
作者在本书中有这样一个观点:写作应该精雕细琢,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方面,是写作第二重要的任务。最重要的写作原则是让观点得到充分的论证,细节则使文章更可信、更难忘。
辩论人士也有这样一句格言:“没有论证的陈述应该受到无理由的反驳。”
修改过程中的不简单就是给自己的观点加上有力论证。
同时,作者也给出了相应的写作技巧:
1.名人轶事让观点更可信
在写的过程中增加能修饰观点的小故事,而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人的故事,让文章更有可读性的同时,让自己的观点更能让人信服。
2.引用名人言
适宜的使用伟人或名人所说的话,能够为文章增色不少。
3.运用各类修辞手法
如类比的应用,将有相似特征的事物进行比较;比喻的应用,分为明喻和暗喻。
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就像我们的着装配饰一样,能够让文章更有吸引力,更显生动。
古今写作大师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
吕叔湘说:“古今中外有不少作家曾经修改他们的作品三遍五遍乃至十几遍才定稿。在文学史上传为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
写文章不妄想一次就完成,先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然后补充,思考,修改第一次写的不是很满意,或者不是很成熟的地方。
如今有电脑,修改起来相对方便些,而在没有电脑的年代,修改文稿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但那些世界有名的作家,比如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依然将那么多卷本的长篇修改好多遍,有的甚至十几遍,对修改的投入能够与构思比例相当。
也正是这种不厌其烦的修改文章的精神,才出现了许多供我们阅读的文学经典。
发扬这种精神,打造出更多的精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