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结教授《中国赋学研究》第七讲
今天讲被奉为文学“一代之胜”的汉赋。
认识汉赋,特别是汉大赋,我最欣赏三句话,一句是刘勰说的“体国经野,义尚光大”,一句是魏收说的“会须能作赋,始成大才士”,另一句就是班固说的“多识博物,有可观采”。第一句谈气象,第二句论才学,第三句喻内涵。
汉赋多体,最典型的是二体--散体大赋和骚体。汉代常常一人而兼有两类,司马相如既写了《天子游猎赋》,又写《长门赋》;班固既写《两都赋》又写《幽通赋》;张衡既写《二京赋》又写《归田赋》。润色鸿业与贤人失志,双重品格。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把汉赋分为四期:创始期(汉初至武帝初年)、全盛期(武、宣、元、成时期)、摹拟期(西汉末至东汉中叶)、转变期(东汉中叶至魏初)。
刘勰《文心雕龙》说“凡此十家,并辞赋之英杰也”,去掉其中先秦两家,他提到汉代八家:枚乘、贾谊、司马相如、王褒、班固、张衡、扬雄、王延寿。又讲到“魏晋之赋首”:王粲、徐干、左思、潘岳、陆机、成公绥、郭璞、袁宏。
饶宗颐《辞赋大辞典·序》说:赋以夸饰为写作特技。夫其著辞之虚滥,构思之奇幻,溯原诗骚,而变本加厉。汉人取其体以咏物述志,牢笼山川,驱遣风物,益以文字、词汇之递增,遂肆为侈丽闳衍之辞,浸以涓流,蔚为大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