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的“分类”观
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对“分类”有一种断然的憎恶。
《道德经》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对于如何界定名词及其属性这个问题,庄子把人们引入错误的方向,他识为对知识进行分类或者限定就会破坏更全面的知识。
对具有共性的物体的分类缺乏兴趣与古代中国人头脑中世界的基本图示是一致的。
二、西方人的“归类”观
1、西方人更倾向于对物体进行归类
2、西方人发现把有关各种属性的规则,运用到具体事例中以这种方式来学习新的范畴比较容易。
3、西方人对范畴进行了更多的归纳,也就是说,从某个范畴的具体事件概括其他事件,或者是对范畴进行整体概括。
4、西方人对物体间相似性的感知会受到物体归类的程度的重大影响。
5、西方人对相似性的感知,更多的是基于物体间的外表相似性。
东方人坚信每一个事实与所有其他事实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东方人比西方人更会从感知到的各种关系及相似性方面来组织这个世界。
三、西方婴儿学名词更快,东方婴儿学动词更快。
认知心理学家戴德.金特纳说;“动词极具活性,名词就比较具有惰性”。事实上,孩子们学名词的速度更快一些。
发展心理学家特维拉.塔迪菲及其他人发现东亚的孩子学动词的速度与学名词一样快,根据一些名词的定义来计算的话,他们学动词的有效速度,此学名词要快的多。
1、动词在东亚语言中,比在英语和许多其他欧洲语言中突出。
2、西方的父母头脑里充满了名词,它们把物体只给孩子们看,说这些物体的名字,并告诉孩子们这些物体的属性。亚洲人似乎并不认为指认物体的名字是身为父母的天职,在西方人看来有些奇怪。
美国母亲使用物体的名字(例如“小猪”、“小狗”)的次数是日本母亲的两倍,而日本母亲教婴儿礼帽规范的社会惯例(例如移情、问侯)是美国母亲的两倍。
美国的孩子学习的是一个主要有物体构成的世界,日本的小孩儿学习的是一个主要关于各种关系的世界。
3、我们知道对具有共同属性的物体进行命名,就是使婴儿学习由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物体构成的范畴。
4、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的属名词(也就是类别的名称)常常有句法标记。在汉语中,上下文和用语习惯是听话者理解的唯一线索。
5、有直接证据表明东方的小孩在学习如何对物体进行归类这方面比西方的小孩晚一点。
四、环境可以影响结果
1、古代的中国人对范畴不感兴趣,认为世界是在不断变化的,认为自然和社会物体的运动是源于物体周围环境的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并非不相关,古代中国人的这些认识也不是出于偶然的巧合。
2、对于东方人来说,物体的特性并不一定是稳定不变,环境可以影响结果。
3、有一个信念,贯穿着西方的智慧史,那就是任何范畴都可以找到他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图片发自简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