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zhì],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
先从张居正的讲解入门,张居正说心是身的主宰,本来不着一物,一有所着,则心为之所累,而不得其正。着在怒的一边,有所愤懥,则心为愤懥所累;着在恐惧的一边,则心为恐惧所累;着在好乐的一边,则心为好乐所累。
然后引出华彬自己的解读,愤懥、恐惧、喜乐都是情绪,如果心有情绪的波动,便被情绪牵引了去,不在里面。心既是主宰,如果心不在焉,便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不知味。
那如何应对因情绪而导致的心不正呢?华彬引申到了中庸的致中和: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情绪该发出来就发出来,该发到什么程度就发到什么程度,不要过分,也不要压抑自己,总之每次都处理干净,不留于中,还心体一面明镜。
9月份我刚搬新家时,因为楼上邻居走路声音太大,半夜和清晨像高跟鞋一样踩出哒哒声,便等姐姐下班,拉上姐姐想跟邻居沟通下。
我本来想的是最坏的结果,也就是无效沟通,沟通完,楼上依然如此。结果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楼上的业主和我们的房东是以前的老邻居,我们上来沟通,女主人飞扬跋扈的觉得自己一个业主被租户欺负上门。
最后就完全驴唇不对马嘴的说话,我们说的是声音,如果能互相理解,尽量在休息时间动静小点,人家说的是身份,然后撇开一切说这声音肯定不是她们家的,可能是楼上的楼上发出的,让我们往上找,并且一直在强调业主和租户的身份。
现在想想也依然生气,当时我和姐姐灰头土脸的下楼后,我便在姐姐屋子里哭诉这个女人,一边说,一边哭,而且以前从来没有想过业主和租户的立场居然能以这种方式对立。面对这种邻居,除了吵一架也别无他法,如果忍住情绪,也不必做到哭哭啼啼。
但我当时就是想把这种情绪用哭泣发泄出来。我自己的性格我最清楚,如果不发泄出来,晚上肯定在心里、脑子里翻来覆去,然后觉得憋屈,辗转难眠。跟姐姐哭完之后,晚上确实是睡了个好觉,虽然想起来依然会生气,但当时的那股委屈感已经随着泪水一起流走了,不在影响我的心情和睡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