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八条目解读之二:关于“正心、诚意]”
修身在正心,朱熹说:“心者,身之所主也。”
张居正说:心是身的主宰,若要修身,就要守得心里端正,没有一丝偏邪,然后身之所行,自然恰当于理。
正心,就是无所偏倚,不偏向自己,也不偏向别的某人,没有什么偏爱,思无邪,该怎样就怎样。
要正心,先得诚意,朱熹说:“诚,是实;意,是心之所发。实其心之所发,欲其一于善而无自欺也。”用善把心都填实了,一点自欺欺人的念头都容不下。
张居正说:心不容易正,因为意是心的发动。如果要做到心正,就要先实其意念之所发,不要涉及欺妄,然后心的本体才能正。
这里有个重要的概念,诚意,就是不自欺。
我们常说“自欺欺人”,要欺人,一定先自欺。比如我们讨论一个方案,有不同意见,争论起来。这一争论呢,很容易就变成争胜。心疼自己和团队付出的劳动,希望自己的方案得到采纳,希望自己能胜过对方,这私心就钻进来了,心不正了,意也不诚了,这时候你说的每一句话都在欺骗别人,这是欺人。但是呢,心里却告诉自己我在坚持自己的观点,嘴上说出来的话呢,是“屡变以求胜”。如果只是坚持自己的观点,话早就说完了。不停的再说,已经是围绕求胜在找各种理由,和观点无关,甚至已经偏移,这就是自欺。加起来就是自欺欺人。
为什么孟子说善莫大于舍己从人,自己的观点就是一个很大的私,能放弃自己的观点,采用别人的观点,就是诚意正心的难点。
我们可能每一天都要做好多次自欺欺人的事,理解诚意正心,践行诚意正心,怎么用诚,用善,把自己的意填实,一点欺妄的念头都不给他留空间,这就是要时时刻刻警醒笃行的事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看了都有共鸣,有豪情。但是,要修身,先得诚意正心,把诚意正心吃透了,做到位了,思无邪,才谈得上修身,这就是本末先后的次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