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两者同出而异名。
河上: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同出者,同出人心也。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名无欲者长存,名有欲者亡身也。
原成:河上曰“两者,谓有欲无欲也”,并不全面。
老子两者的本义是,用于观察“无”的“常无欲”,与用于校验“有”的“常有欲”。
即两者是指:一者,“无”的“常无欲”,二者,“有”的“常有欲”。这样去理解“此两者”,要更全面一些的。
“同出”是指“常无欲”与“常有欲”皆依赖于“天下之物”,脱离了“天下之物”,“常无欲”与“常有欲”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对天下之物的认知有两个阶段,一是“常无欲”的观察,二是“常有欲”的检验。这两者阶段都属于对天下之物的认知范畴,所以老子说“同出而异名”。
河上曰“同出者,同出人心也。”可以理解成“常无欲”与“常有欲”,都是以“人”为主体的,对客观事物的认知。
河上曰“而异名者,所名各异也”,可以理解成“常无欲”与“常有欲”是从不同角度,完成对同一事物的认知。
关于道德经第一篇的原文与译文,可以参考我的视频:道德经原成基础篇之一篇道非恒道。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更多内容可参阅作者的“道德经原成”系列视频。
本文为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你的点赞、关注,是一种鼓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