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6日 星期五 晴
五天小长假转瞬即逝,快乐轻松的日子转眼就没了,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太快,一眨眼就过去了,而上班后的日子就越发显得枯燥无聊,感觉上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非常漫长,没完没了的。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倏忽而逝,仿佛才一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而让我们陷于痛苦、抑郁、焦虑、苦闷的事情,似乎可以让时间变得停滞不前,让我们度日如年。
其实,时间是客观而公正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呢?爱因斯坦曾经举了一个例子让人们可以轻松理解这种情形,他说:“假设一个男人与美女面对面坐上一个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一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一个火炉上一分钟,他似乎觉得过了不止一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心理学表明,当我们把注意力过多集中在时间上时,就会感觉时间流逝得非常缓慢,不停的看表的时候,就会感觉一秒一秒过的很慢。学生在上最后一节课时,在不停数着时间盼着下课的时候。所以,如果过度关注时间的话,我们的“心理时钟”的刻度就会增多,就会感觉到时间如此漫长。而当我们享受欢乐时光时,注意力就不在时间上了,我们就会觉得时光太匆匆。
另外,从脑科学来讲,快乐的时候,多巴胺分泌增加,这会使我们的生物钟对时间的感知变得模糊,从而就会觉得时间流逝得快。此外,多巴胺还会压缩事件,使它们看起来更加短暂。
除了多巴胺和注意力以外,记忆力也会影响我们对时间的感知。小时候我们总希望快快长大,早点体验一下大人的生活,然而时间却过得十分漫长。而长大后,感觉一下子就是一年过去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天时间当两天用。特别是上了年纪后,时间的流逝似乎更快,当我们见过越来越多的世面,我们会越来越难产生全新的体验、全新的记忆,当我们回忆往昔时,难免发出“时间都去哪儿”的感慨。
很多时候,我和先生上班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快点,快点,时间来不及了”。不管是什么场合、什么情况下,我们总是喜欢互相催促,问题是,时间真的那么紧张吗?实际上,时间缓缓而过,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只是我们个体感知到时光匆匆而逝罢了。
当时间和个体感知相结合的时候,就不是时针、秒针所能表达的了,个体因素对于时间在自己身上的感知和认识的复杂影响,投射到大脑,就影响了客观事物长度和维度。主观、客观、人格心理的结合,就形成了时间与人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人们通过对于时间的认知和大脑工作的机制,来更好的利用和管理时间。
有时候,时间往往就是一个魔术大师,他通过各种道具和布景,在人们眼前完成各种偷梁换柱、神秘莫测的表演。而时间大师所利用的道具和布景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现代资讯。
随着现在网络的交织和资讯的发达,人们在全方位的接触资讯,其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电子产品和智能手机。我们绝大多数人会不经意的拿起智能手机或者打开电脑等,查看网络中的新闻。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现在的低头族仿佛是各种资讯的交通站,一分钟的时间,都会有千百万条资讯的更新,每一条更新都让人们领略时间的流失和可怕,一滑动、一松手、一点击,时间就如同流沙一般掠过我们的手指。
这样的情况下,让我们总是有一种紧迫感,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自己似乎错过了很多大事件,于是催促自己不能片刻停留和思考,开始各种快餐式的浏览和阅读。长时间都沉浸在一件事情里,比如刷不停地刷手机资讯,神经元仅仅接受持续时间长的重复刺激,适应后,会变得看谁都觉得谁短,所以我们会觉得时间稍纵即逝。
而实际上,这些资讯和我们又有多大关系呢?那些国际形势、世界大事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了,我们根本无法触碰到它,更别说决定事态的发展,我们挣着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腰包没鼓起来,头发都秃起来了。时间就在我们无效阅读中快速地飞逝着,我们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而那些资讯又像鸦片一样令人成瘾,让我们随时都想抱起手机刷各种资讯,令人完全停不下来。时间就这样被被白白浪费掉了。
回首往事,更多的,是一路走来的风雨坎坷,太多的艰辛和苦痛。而欢乐的时光,犹如沙漠中的绿洲,实在是太稀有,却总是吸引我们不断去追寻。或许,这就是人生的缺憾美。因为欢乐时光太过短暂,才更显珍贵。因为珍贵,才在我们记忆中留得更深,更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