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谈天说地散文特辑
【贝壳小岛征文】‖『摄影人生』|遇见武功山

【贝壳小岛征文】‖『摄影人生』|遇见武功山

作者: 木凉亭 | 来源:发表于2020-05-13 09:47 被阅读0次

【贝壳小岛征文】||「摄影人生」期待你的精彩……

【图文均为原创】

“身体在地狱,眼睛在天堂,灵魂在飞扬”
山尖舞蹈

题记

在湖南、江西两省境内,庐山,清奇;张家界群山,俊秀;三清山,幽美;衡山,雄壮。而武功山,居于其中,跟这些名山有些不同,他光秃秃的,显得辽阔而空灵。

近些年来,随着户外运动、徒步登山的人越来越多,性子也野了,不喜欢走那些修的“规规矩矩”挤满了游人的石板道路,转而喜欢脚踩泥泞或怪石,纵身山野之间,总喜欢用双脚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体会那份野性的欢喜。

在经历“我再也不想徒步登山,再来这里就是狗”的劳累以后,最美的风景、最爽的心情,不期而遇。

武功山,恰好迎合了这部分人的喜好(包括我在内)。慢慢地,登武功山的“野路子”变多了,路线也成熟了,这座原本不怎么知名的山,逐渐成为了户外徒步人的“圣地”。

(2009年,武功山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

旷野浪人

01  出发

对武功山神往已久,作为就在隔壁省不远处的我,计划了四年还未走动步子,实在不应该。好在,没有缺席,不紧不慢的,我还是来了。

11月初,秋高气爽天晴,微风,带点凉意。背上我那60L的背包就出发了。我们算是临时组的户外散团,出发之前都不认识,去往徒步起点的路上才开始“破冰”互相认识。差不多的年龄,都热爱生活,喜欢户外,于是,很快就熟络起来了。因为我此前有过徒步“梅里雨崩”的经历,再加上男同胞体能可能比较好一点,我被临时任命为队长。

黄狗冲,武功山中段脚下的一个小山村,在阳光的照耀下,也并不那么闪耀发光,但蜿蜒的小路,收拾了点田地,路边潺潺的流水,却有一种迎门好客的感觉。我们徒步上山的起点就在此。

一行十几个,吃了午饭修整半个小时,1点开始上山。

村前石桥上浪一下

02  上山

虽说,武功山一望无垠的草甸是它最大的特点,但是在山腰往下仍然是茂密的树林。我们在林子里穿梭着前进,时不时需要互相协助,跨小溪、爬台阶。这个阶段,基本看不到外面的景象,只是阳光偶尔穿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算是给我们加油打气。

说起来,上山这个阶段很累人的,尤其对于同行的女同胞,开始还叽叽喳喳聊着天,走着走着就没声了,2小时后,大部分都面红耳赤,呼吸不匀……

“我是脑子进水了,自己来找虐……”

说这话是欢欢,一个20多岁做财务的女孩,和她的一个女同事一起来的,圆脸庞嫩白又透点红,写着满大一个“囧”字。一行人中数她看起来比较“弱”一点。

的确,想去退回去也退不了,不能坐车,不能去买,也没有白马王子突然降临驼她走,只能硬着头皮,无比懊恼地往前走。

“快了,我们还有半个小时就到顶了,坚持一下。”

领队赶忙出来安慰一下这些个玻璃碎的心。

“好吧,自己作的”,欢欢仍然一脸怨气无处泄愤。

“你的背包给我,我帮你背一段”,作为队长,这个时候就需要承担队长的职责。她开始还有点不好意思,后面其他小伙伴也帮个腔,也就不再不好意思了。于是我就前后各一个背包继续上路。

走了一小会,又有人问还有多久到顶,领队回答:“加油,还有半小时就登顶了。”

这下大伙不干了。“领队,你把我们做宝搞咯(长沙方言)……”

领队意味深长的漏出一副训练有素的笑脸(估计以前带团也是这么连忽悠带哄骗的鼓励大家继续爬),意思明显也不明显(我这是在给你动力类)。

当然,一行人也没有真当回事,就算是发发牢骚,身体受着磨难,总要出点气才好受点。

很多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并不是坚持不了,可能只是缺少一个鼓励,一个毫不经意间的鼓励。

溯溪而上

03  登顶

在历经数个“鼓励”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第一个目的地---山尖。小山坳的秃顶上,湛蓝的天空下,一群野草迎风摇曳,似乎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此刻,众人白里透红的脸蛋上终于喜笑颜开。一顿欢呼,把背包扔草地上拿出手机、相机就开始“咔咔咔”。一路上的负能量,一下全抛到山底下了。

我的体能相对来说是除了领队之外最好的,中途还帮那位欢欢同学分担了重量。第一次看到这样壮阔的山体,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那么有吸引力。我也不顾休息,脱了背包就往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包上跑。站的高点,才能看的更远。

极目楚天舒。山还是这座山,只是角度不同,所看到的风景必然不同。

秋色 到哪都要来这个姿势 那是个客栈

03  绝望坡上的唱征服

绝望坡,这个名字绝对是体会过这个山坡的绝望之后送给他的名号。之前登顶的时候只是先撒欢放松一下,并没有去想接下来的行程。此刻当我们背起背包,抬头仰望这条陡峭的路的时候,妈呀,终于体会了“山的那边是什么?山的那边还是山呀”的感觉。

再经历了上山路上的坎坷和耗能之后,这次,我们一行人是相互扶持(搀扶)着上去,我体能略好,打头阵,领队要顾全局,所以押尾。

“同志们,上了这个坡就是平路了,我们不用着急,累了就原地休息一会。”

“大约40分钟到1个小时就能到顶,这次绝对没有忽悠大家了。”

这次,大伙出奇地没有抱怨也没有调侃,就默默地迈开步子上去了。中途偶尔休息,凹凹造型,拍拍照。可能因为眼前的景色醉倒了我们的感觉神经,让我们不再关注身体的劳累。没有了愁云惨淡,却多了一份坚韧与豁达。

快要到顶的时候,欢欢同学站定,“可算上来了,要不咱们等会一起唱个征服吧”。柔弱有点颤抖的声音被山顶的风吹的四处奔散,等到耳朵里,已经小的可怜了,幸好我站的不远,勉强能听清她说的话。对了,绝望坡一路,她是自己背着包上来的。我又重复了一遍,这个提议得到了大伙的一直认可。

5分钟后,我们都到顶了,站成一排,对着来时的路唱到:“就这样把你征服,切断了所有退路......”

回头看看来时的路 登顶绝望坡

04  山尖撒欢

终于不用爬坡了,平路加上一点点高低起伏的感觉,让心肝脾肺肾能稍微调整一下,这才有体力有心情互相说说话,还能时不时发发感慨,感叹造物主的伟大。秋日的武功山,遍地金黄,夕阳斜照,整个山体放着光芒,好似有种金色鳞片的巨龙匍匐在大地上。怎么会有这样一个让人心旷神怡的地方。

我们就在山尖上,忘记了身体的负担与疼痛。遇到延伸出的山脉在夕阳下露出的绝美画面,就忍不住飞奔过去,变着法子凹造型,不留点大片,都有点对不起自己的双腿。

由于是周末,徒步武功山的队伍比较多。我们是反穿绝望坡,而有的队伍是与我们相反,在途中遇到了以后,都会互相加油打气。喜欢徒步的人,似乎都喜欢互相之间的鼓励与赞赏。此山之上,只此一路,陌生人之间的加油打气抑或是点头致敬,都给旅程增添了一些浪漫色彩。

五星红旗迎风飞扬 山尖行人

05  帐篷外夜空下

观音岩白云客栈是我们第一天行程的终点,吃饭、住宿的地方。周围就这么一个地方是有灯火的,所以停留的人很多,我们来的晚了,最后只能住帐篷。当初来武功山就希望住帐篷,不过第二天就后悔的不行,一阵阵的山风把帐篷吹的发羊癫疯,刚要入眠的意思全呼没了,全体小伙伴都没睡好。

傍晚扎好帐篷,用完简餐,夜幕拉开了。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连手机都只有移动的稍微有点信号,所以,入夜后就是互动时间,不爱互动的就独自躺着在帐篷里、坐在草丛上,望着头顶的夜空。思考、发呆,回顾过往,放空自己。

我骨子里似乎有一种文人的惆怅和哲人的忧思,于是在跟他们玩了几盘杀人游戏以后,拿着手电筒就独自出来了。想来感受一下这山尖的夜。

沿着为数不多的几条小路走了出去。夜空里,星星并不多,微光,空气微凉。在这大黑幕布下面,我只听得到脚下稀稀索索的脚步声。爬上一块斜坡,坐了下来。不远处的山包上两顶帐篷里透着的亮光。偶尔能听到帐篷里传来的欢笑声。

这样静悄悄的夜,一点都不觉得恐怖,反而享受那份宁静。在这里,整个天地间就你一人,你可以直接对天空述说,还不用说出声。

山风一点点地扰乱着发丝。

我就这样安安静静地坐了一个小时,回想了以前的事,工作、生活,也想了以后的事,比如,明天起来能不能看到壮丽的日出。

当我往回走的时候,我发现这条路的附近像我一样呆坐的有三四个。呵,有意思。

夕阳下的剪影 最后一抹霞光

06  归程

一夜辛苦,不是蚊子,不是低温,而是讨厌的山风,半夜发狂,扰人残梦。

清晨,5点多就爬起来了,收拾收拾自己的精神,等待日出。遗憾的是,天气原因,日出没有那么震撼,才刚漏出一点红光马上就钻进乌云层里去了。于是,收拾好帐篷,吃了早餐和干粮以后,继续上路。朝武功山最高处——金顶进发。

指路牌 去往金顶,下坡又上坡

从日出的若隐若现可以看出,第二天的天气显然没有第一天好。浮云蔽白日,行人不顾返。所有的遇见都是最美的,不必叹息,淡然接受。当我们重新开启上山又下山的节奏后,内心少了一些挣扎,时不时的停下来,远眺,搞怪。并不是因为累,仅仅是不想浪费这样难得一遇的旷野之秋。

金顶上,人很多,想要拍一张没有路人的“金顶可能要等到晚上了。武功山,金顶,1918米,江西第一高,我们来过了。

下山的路,是武功山景区的游客栈道,从正门上来的人需要买门票,走这条道去往金顶打卡。我们是走野路子上的山,算得上是逃票,但武功山景区似乎也默许了,也不对金顶设限。大家狭路相逢却相安无事和谐共处,反而推动了武功山的名气和人气。这一点上,给武功山景区的管理者一个大大的赞。

行走栈道是另一种风景,峭壁山凿出的石板路,用护栏围着,给人安全感。在路上有7、8岁的小朋友跟着父母凭双腿爬上来,虽然喘着粗气,但眼里尽是希望和光明。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70多岁的老奶奶。我们遇到她的时候是在半山栈道山。看到她花白的头发下双瞳剪水,腿脚虽然很慢但也十分利落不拖泥带水。

“奶奶好,您这是一路走上来的?就您一个人吗?”同行的欢欢不仅问道。

“是啊,走上来的,和儿子、孙子一起来的,我让他们走前面。我走的慢,跟不上他们的脚步,就让他们先走了。”奶奶不紧不慢的回答着,“我一年要爬4座山,这是今年第4座,一定要走到金顶去看看。”

“哇,您身体真棒,积极的心态更是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呀。”同行人闻此不禁全部竖起了大拇指,为这位奶奶点赞。

老人只是微微笑着,遥想当年意气风发的样子。

就是这位老奶奶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别人卧榻度日、伺候进食的年龄,她却在用脚步丈量武功山的高度。我自问将来70岁的时候能否像她一样勇攀高峰,迎接挑战,笑对人生的艰难险阻?这个答案,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寻找。不是用语言,二十用行动去寻找。

“出发了不要问哪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办法......”

这一路,有笑有泪,有悲有喜,困难总是会不断出现,山风总会扰人残梦,没有云海和日出会让人遗憾。可是,当我们迈出步子走出去的时候,一切都在变着样子。变成了让你念想的样子。

向阳而生

山川异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贝壳小岛征文】‖『摄影人生』|遇见武功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qfn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