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我没有给父母拜年,甚至大年初一的拜年电话也省略了,没有牵挂也没有觉得心情堵得慌。
在我六岁的时候,母亲突然脑溢血暴病而亡前后不到两天的时间。
曾经幸福的三口之家顷刻间倒塌了,父亲以照顾我不方便为由把我送到镇上的奶奶家,从此我和奶奶叔叔成为了一家人。父亲很快再婚,从此对我鲜有问津。
婶婶进门后看我不顺眼:“凭什么替别人养孩子?”
堂弟堂妹出生后,基本上成了我身上的小挂件,每天放学后带着弟弟和妹妹玩,奶奶做家务等着叔叔婶婶下班。晚饭后我才有时间做作业。
在奶奶和叔叔的护佑下我慢慢长大,中考的时候顺利考上了中师,婶婶的脸色才好看一点:我既是弟弟妹妹的榜样,也是他们的补课老师。
毕业工作后,我三分之一的收入交给奶奶补贴家用,三分之一用来购买复习资料报考自学考试的科目,剩余的工资才是我的生活开销。
后来在同学的介绍下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他是高中毕业从农村入伍后考入军校的,毕业后回到原来的部队继续服役。
婚后我继续住在宿舍,放假回叔叔婶婶家,老公每年一次休假平时住在学校宿舍,周末回公婆家;暑假里我去探亲。
这种模式一直坚持到女儿6岁我去随军,一家人才团聚在一起。
虽然不能经常看望叔叔婶婶,逢年过节给叔叔婶婶的心意不曾缺席。
2009年的春节叔叔身体每况愈下,我便带着女儿舟车劳顿回娘家了,看到叔叔瘦得不成样子我忍住眼泪陪着他。
叔叔劝我:“去看看你爸爸吧,年龄很大了。
刚开始我有抵触,但是经不起叔叔的劝说我还是去了。
弟弟接的我,虽然了解不多眉眼中看到了父亲的影子。
满头白发的父亲也泪眼婆娑:“这些年我没有照顾好你。”
继母也惺惺作态:“这闺女这么多年都不回来看看。”
回来?你们家在哪里我知道吗?42岁我才第一次在父亲家过年,接我的红包时不曾问过一句:“这些年你还好吗?”
联系他们之后才是我噩梦的开始:
弟弟一边炫富一边张口问我要特产;
父亲告诉我老房子拆迁了换了140平的大房子给孙子当婚房;
……
最近让我不能接受的是弟弟的言行:“咱妈得了肺癌,放化疗都做了效果不好,咱爹性格不好,以后我把咱爹给你送过去吧!”
“送过来的时候别忘了带上房产证,我把房子卖掉把他送到养老院去。”我的要求可能动了谁的蛋糕,再也没有了消息。
我想说的是:“你家户口本上有过我的名字吗?我的成长你们参与过吗?”
后来我给弟弟发了一条消息:“他生我一场,我送他一程,买墓地的时候告诉我一声。”
“不用,不用。”父亲的好大儿还算知趣。
我拉黑了他们那边的所有联系方式,长长出了一口气:
不给自己添堵,过好余生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