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漫
导语:
我泱泱大中华,乃五千年文明古国,国学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留下许多精妙的故事,浩如烟海。笔者只撷取其一部分,分享给文朋诗友,命名《文海撷浪》。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9568/0283842a4b81e014.jpg)
①可以清心也
相传,江南某镇上有家小茶馆,生意比较冷清。一天,一位外地书生来到此地,走进这家茶馆。
品茶间,书生觉得洁白的壶盖上面似乎缺了点什么。于是,他灵机一动,请人拿来笔墨,潇洒地写下“可以清心也"五个字。
老板一见喜出望外,不禁叫绝:“妙!太妙了!"自从壶盖上添了这五个字,来品茶看字的人多了,小茶馆的生意也逐渐兴隆起来了。
这五个字之所以妙,因为不论从哪个字开始读,都是一句令人愉悦的句子:“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无论怎样读,都是赞美茶馆里的茶好,劝人来喝茶。
宋代大文豪苏轼,也曾为一家开茶铺老太太的碗上题了“可饮以茶也"五字,便使生意大发。
这五字可以读成:“可以饮茶也”丶“也可以饮茶”、“饮茶也可以”丶“以饮茶也可”与“可以清心也"如出一辙。
②“知不足”
出版家鲍廷博好学不倦,其书室名曰“知不足斋”。清仁宗嘉庆时期,鲍氏所刊刻的《知不足斋丛书》24集传入清廷,当时仁宗的书斋也叫“知不足斋。”
他读到丛书,颇为赞赏,特地传出旨谕:“朕今日读鲍氏丛书,知道他的斋也叫'知不足斋',请告诉他不必改斋名,朕是帝王家的'知不足';鲍某是读书家的‘知不足’。"
其后《知不足斋丛书》第25一一28集编成,再次呈献给皇上,年逾八旬的鲍廷博被赐为举人,知识界一时传为美谈。
③“吾唯知足”
据一位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介绍,他勤工俭学时,曾在一个“京都酒家"洗盘子,员工休息室的墙壁上挂着一个镜框,内镶四个汉字,构成如下的圆形图案:
图案隐含“吾唯知足”四字,颇有讲究:从字形看,“吾唯知足”都包含同一偏旁“口”,但所处位置不同,使之居中,组成圆形图案,可兼顾方方面面。
奇妙的构思,产生了不平凡的意义:在酒家方面,全凭客人之口生财,口逾多逾旺,四字有口,言其“众”也。
酒家打工者,以女性为多,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口多嘈杂,有伤和气,故四字共一口,口径一致则和气生财。
开设酒店,无非是为了赚钱,四字合一,不正像外圆内方的一枚古钱吗?不过赚钱也当知足。
“可以清心也"、“可饮以茶也"、“知不足"、“吾唯知足”韵味无穷,发人深思!
![](https://img.haomeiwen.com/i10549568/54046e3f94867f0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