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鉴】萧规曹随,其实是一个特例
![](https://img.haomeiwen.com/i2961790/fb56c4292e9b414f.png)
【观点】
曹参代萧何为相国,所有的政事都不加以变更,全部遵照萧何所制定的去做。他选择各郡国官吏中,质朴不善言辞的稳重厚道长辈,召令任命为丞相史;官吏中言语文辞比较苛刻深求,专求虚名的,就加以斥退排除。他又整天喝着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一般宾客看到曹参不治理丞相的事,都来求见,想要对他有所劝告,但一来曹参马上就拿美酒请他喝;在喝酒间隙中想要找机会有所建议,曹参总是劝喝酒,直到喝醉后离开,始终没有机会开口讲话,像这样子是常事。曹参看到别人有小过错,专门替他隐瞒掩盖;因此相府里面,一直都平安无事。曹参的儿子曹窋是中大夫,惠帝怨怪相国不治理政事,常想“难道是我年纪小藐视我吗?”要曹窋回相府,私下问曹参看看。曹参很生气,鞭笞曹窋二百下,说:“赶快入宫侍候皇上吧!天下事不是你所应该说的!”到上朝时,惠帝责备曹参说:“前日的那件事是我要曹窋劝告你的。”曹参摘下帽子谢罪说:“陛下自己省察一下,您和高帝比起来,哪一个较为圣明威武?”皇上说:“朕怎么敢和先帝比!”曹参又说:“陛下看看臣的能力和萧何比,哪一个较好?”皇上说:“你好像比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很对。高帝和萧何平定天下后,法令已经颁布清楚。现在陛下只要垂衣拱手,我曹参等人固守自己职务,遵照萧何的一切办法,不就可以了吗?”惠帝说:“很好!”
曹参做相国,出入朝廷共有三年,百姓唱歌歌颂他说:“萧何制定法令,清楚整齐划一。曹参接替他,固守职责而没有偏失,实行清静无为的政治,百姓因而能够生活宁静安定。”
【金句】
- “天下事不是你所应该说的!”
- “您和高帝比起来,哪一个较为圣明威武?”
【来源】
资治通鉴,汉纪三,卷12,188
【拓展】
这一段,是典故“萧规曹随”的来历。V哥的观点有几个:
- 不能简单看待“萧规曹随”。如果一套做法,之前证明是对的,那我们就copy照做,就可以万事大吉,诸事ok了。这明显是有问题的,时移世易,过去的老经验,怎么可能完全适应现在的情况?所以,萧规曹随,并不是一个普遍规律,而只是一定时期内的特例而已。
- 为什么可以“萧规曹随”?是因为汉初百废待兴,连年战事造成小农经济破坏严重,民生民力亟需静养恢复。所以,汉初都是采取黄老之策,宽松赋税,不扰民,让民力休养生息。这一政策,到了曹参的时候,基本还是适用的。因为社会的基本面,都是希望政#府清静无为,渴望和#平,慢慢蓄养民力。所以,曹参正好可以偷个懒,躺在前任的基础上“放羊”。
- 这一套“黄老之术”治国的战略,实际是延续了整个汉初,包括文景之治,基本也是如此。到了汉武大帝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大幅修改此前的“无为”之术了,收盐税收酒税,政##府积极有为得很,萧何时期的策略基本放弃了,为什么?因为汉武大帝要打仗,打仗就要花钱,各级政#府#就要努力去收钱啊。
ChangeLog
- 20190617 创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