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则被爱心人士资助完成学业的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毕业的陈某,因无法接受与女友分手的事实,从广州猎德大桥跳入珠江自杀了。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他自杀前写下了18篇日记,字字倾诉对女友的思念和无法接受与女友分手的现实。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37006/6fdd3b741e3fffd4.jpg)
陈某有着其中的一个显著标签是贫困生,靠爱心人士的资助完成了中南大学本科学业,然后又考上了湖南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但在毕业一年后却跳江自杀殉情了。
也许,在常人看来,他的行为愚蠢至极,研究生毕业应该有着大好的前程,一段感情的结束更是不应该将性命搭上,我们俗话不是说:天下何处无芳草嘛。感情的挫折也只是生活中挫折的一部分,也不至于如此决绝。结束生命的极端做法,意味着对世界的一切不再留恋,他肯定未曾想过含辛茹苦地将自己养大的父母,他未曾想过资助他完成学业的爱心人士,他未曾想过与自己摸爬滚打一起长大的哥哥……,但凡他能在作出这一抉择前想一想,结局都会不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37006/c33bd844ac8d5ad1.jpg)
但我们永远不能用常人的思维去试图了解他的这个不寻常的决定,刻在骨子里的自卑是他无法走出这段感情的根本。
个体拥有自卑感,往往源于童年的经历:家庭的贫困、父母的忽视、生理的缺陷、他人的欺凌等。他的自卑感来源于他的家庭贫困,一种被人永远瞧不起而引致的一种自卑。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认为,自卑感并不是坏事,自卑感,是人类处境得以改善的动力之源;是个人趋向优越的原动力。因而,其实他的一生都是在克服他的自卑感,他试图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试图通过获得女友的芳心去认可自己的价值。但往往现实是骨感的,虽然研究生毕业但似乎工作未如理想,虽然很不容易获得了一个女孩的芳心,但最终女孩还是要决绝地离开。
要知道,对于一个试图在别人身上寻求自身价值认可的人,一旦失去了这种认可,这对他而言是致命的打击。他自身通过别人而建立起来的自尊、自信会在瞬间崩溃,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他平时能从父母或兄弟姐妹中寻求到这种价值的认可,或者是感情的慰藉,或许还不能作出如此极端的行为,但在从新闻的细节得知,在他与女朋友分手后,女朋友曾告知他哥哥他的情绪不稳定,但家人并未对此引起重视,或者说对他有所忽略了,其实这种关爱的确实也是自卑感的一种来源。
自卑其实是把双刃剑,自卑感的处理不当,就会发展成为自卑情结,即把自己的自卑感当成借口,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越来越消极,整天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当由自卑情结而造成的紧张焦虑不能再控制时,可能会以一种强大的破坏力喷发而出,伤害他人就演变为犯罪,伤害自己就演变为自杀等的极端事件。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ttps://img.haomeiwen.com/i17737006/a503b6676afb31f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