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西塘自在游

作者: 日未央 | 来源:发表于2016-09-21 00:29 被阅读45次

        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也是是戴望舒的《雨巷》,也许是鲁迅的《社戏》,一直觉得江南水乡有种神奇的魔力,把人深深吸引。于是,走过了杭州,我们又慕名而到西塘古镇。

      嘉兴的西塘古镇,自明代至今,已逾千年,号称“活着的千年古镇”,与周庄、乌镇并称江南三大古镇。街街绕河,户户临水,典型的江南民居。见了,便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李之仪的“君住长江头”,江南水乡的爱情,自然而动人。

     初临西塘,已是华灯初上。客栈老板到街口接我们,一个年轻的小伙子,骑着单车,悠闲自得。我们拉着拖箱,跟着老板穿越了一条条小巷,其中有一条有名的酒吧街,热闹非凡,夜晚的西塘,展现了异于白天的风情。客栈的巷口,是一间轻吧,名叫“这儿”,文艺范十足,里面有一位小伙子在弹唱,三三两两的客人在轻声交谈,感觉不错。夜晚河边,有人在放花灯,一个个精致的花灯,随波远去,那小小的烛光在黑暗分外明亮。

        客栈虽小,布置得很温馨,老板是资深驴友,旅行爱好者,很是健谈。可惜房间没有暖气,只靠一台咔咔作响的古董空调,把温度调到30度来取暖。无奈空调不堪重负,半夜罢工,于是我们在单薄的被窝里瑟瑟发抖冻成狗。度过了难熬的一夜。

          第二天,说好的早起也只是说好而已。八九点起来,发现外面雾气氤氲,先是一阵失落,继而释怀,毕竟烟雨江南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出去走了一阵,果然下起了毛毛细雨。这时的西塘,烟雨迷蒙中,宛如一幅水墨画。

      西塘有三多,桥多,巷多,里弄多。我觉得还有一多~~灯笼多,家家户户,每扇门,每扇窗,都挂着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灯笼,大圆,小圆,椭圆,随风摇曵。细雨中的江南古巷,别有韵味,好像随时随地会碰到一个丁香般的姑娘,撑着油纸伞,款款而来。

      横跨在河上的石桥,已有成百上千年,见证了繁华与衰败,荣辱与沧桑。拾级而上,站在桥上,大半个西塘尽收眼底。两岸房屋鳞次栉比,墨瓦白墙,古朴典雅,雕花木窗,错落有致,串串灯笼,随风摇曳生姿。在烟雨迷蒙中,美如水墨画。

       桥下是不尽的河水,时有乌蓬船从桥下摇过。上次在乌镇也是如此景象。江南水乡哪离得了乌蓬船,船上装满了故事与情怀。那慢慢摇动的船桨,摇落了多少时光,也摇去了多少愁绪与悲伤。

      石板路,曲径悠长,多少故事又在其中流淌。如今,被心打湿,恰似我湿漉漉的心绪。

       细雨中的时光最悠长,在偶然踱进工艺品区,驻足于一石头微雕柜台旁。从小对石头就有说不出的喜爱,喜欢石制品的质感与厚重。石头微雕,大学时就看过相关的展览,曾感叹过它的神奇,现在有幸目睹,自然不容错过。雕刻师傅很热情健谈,攀谈之下,以心仪的价格买到了一刻了自己名字的挂饰和一个签盖,欣喜不已。

     烟雨江南,不虚此行。下一站,安徽黄山。

相关文章

  • 烟雨西塘自在游

    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也是是戴望舒的《雨巷》,也许是鲁迅的《社戏》,一直觉得江南水乡有...

  • 烟雨西塘自在游

    不知道什么原因,也许是白居易的《忆江南》,也是是戴望舒的《雨巷》,也许是鲁迅的《社戏》,一直觉得江南水乡...

  • 最详细的乌镇旅游攻略

    辞去西塘迎乌镇, 同是烟雨柳成荫。 泼墨挥笔一气成, 春水碧波胜乾坤。 续着上篇西塘古镇之游。 乌镇之旅整体流程:...

  • 烟雨西塘

  • 西塘烟雨

    因为对古镇有着深厚的情结,因为一个热闹非凡的群,因为一张偶得的照片,愈发觉得与西塘有缘。于是,冷冷的...

  • 烟雨.西塘

    是谁,给了我爱恨离愁?如长廊青瓦,何处是个尽头?...是谁,允了我陌处心忧?若小桥画舫,如何眼底尽收?...夜凉如...

  • 烟雨西塘

    下午两点,到达西塘。 客栈的老板开了车来接,远远的就热情的招手,土生土生的西塘人,肤色黝黑,言语间满是诚恳的关切,...

  • 烟雨西塘

    斜阳、斜塘 水体置换后鎏金的表面 浮现迷离幻影 白墙灰瓦、十里河道 甬成怀古幽思窄巷 石皮弄,深处的背影 仿佛坠落...

  • 烟雨西塘

    小长假,想出去散散心,于是和朋友来到了嘉善西塘小镇。 假期,还是有很多人出来,江浙沪很多景点都人满为患,这里也不例...

  • 烟雨西塘

    枕水江南 恬静西塘 秋色梧桐 慢了时光 是谁在转角某处 悄悄地藏了些许的过往 是谁摇起了灰色的乌篷 泛起了斑驳的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烟雨西塘自在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ao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