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不是一门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
要培养有终身阅读习惯的孩子,需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点是选书。
我们要为孩子挑选那些经历了时间的检验的经典作品。
另外,书籍的选择还要兼顾孩子的兴趣,只有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孩子才更愿意翻开它、阅读它。
第二点是打造阅读氛围。
带孩子们去图书馆,置身于一群热爱阅读的人当中,孩子们会建立热爱阅读的价值观。
家长要尝试每周召开读书会,爸爸、妈妈和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读书,一起讨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打造阅读氛围的方法。
第三点:把阅读和世界连接起来。
如何连接呢?可以通过电影、旅行来建立生活与书籍的连接。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和孩子共读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带着孩子去北京的胡同走一走,让孩子感受一下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的“胡同情”。
还可以陪孩子一同观看吴贻弓导演的同名电影,在影片当中找寻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情节。
第四点:鼓励孩子在阅读中表达真实情感。
允许孩子欢笑和流泪。只有共情到书中主人公的喜怒哀乐,才能真正体会书中素未谋面之人的人生经历。
训练孩子们的写作能力,一共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学习语法。
这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老师在上面讲,孩子坐在下面听。然后,孩子们需要做一些练习来巩固语法知识。
第二步是每周作文。
每周五都会布置一篇作文,篇幅不需很长,一页纸左右即可,题材却是包罗万象的。
孩子们在周末抽出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写作文,老师会认真批改每位学生的作文。
第三步是撰写每月读书心得。
孩子们都有阅读的习惯,老师要求孩子们每个月要完成一篇读书心得。
第四步是“少年创作计划”。
这是一个大工程,参加这项活动的孩子会用一学年的时间创作一本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