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看过一场演唱会,那便是刘若英的。
2016年11月12日,北京。
我很喜欢她,但在演唱会上,她的许多歌曲我只是耳熟,完全无法像其他粉丝一样,全程跟唱,但我仍然很开心。因为我喜欢她身上那种风轻云淡又执拗固执的态度,对于她的每一首歌,我当成是惊喜的赠品,没那么在意却又小心珍藏这一份意外的快乐。
《我敢在你怀里孤独》是刘若英怀孕期间写下的作品,也是机缘巧合,本来定下此事时她还未发现自己怀孕,可落实到文字上的时候,她已经是一位“准妈妈”了。这样一个喜欢和习惯独处的人,已为人妻,并且即将迎来自己的新身份——母亲,实在是不能不让我生出一些感慨。当初高唱着“想要问你敢不敢,像我这样为爱痴狂”的姑娘,也终于“尘埃落定”了。
独处与相处她那样一个至情至性,狠狠爱的人,在2011年,41岁时,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温暖怀抱。她和她先生让我看到了婚姻的另外一种相处模式,明明是亲密爱人,却又各种独立,实在有趣。两人从不介入各自的书房,公用的区域只有厨房和客厅,这不禁让我感慨,房子还是大点好,不然家里都没有空间做书房,更何况还是两个。
她用她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状态,如何在“独处”和“相处”间寻求平衡。
独处与相处d中学时期,有一段时间特别害怕“独处”。住校生的生活很单调,自习、上课、吃饭、作业,循环往复,很少有其他活动。我们那届是学生人数最多的一届,因为上一届学生的考试成绩拿了第一,因此,从学校领导到各班班主任,甚至各科任课老师,都满怀雄心壮志,想要延续这份风光,对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严防死守,毫不懈怠地督促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是头等且唯一的大事。在那种单调且重复的生活中,我想要人群的温暖,于是,上厕所、去超市买零食、体育课上的自由活动,等等,我是完全不接受任何独自行动的,如果没有同学一起,那我宁愿放弃这件事情,无论本来我有多么想要去做它。于是,我需要他人的迁就,同时,我也放弃自己某一部分的意愿,去迁就他人,完全摒弃“独处”的状态,时刻在与他人“相处”的模式中生活。
上大学后,生活节奏变慢,我慢慢地释放自己,也越来越了解自己,喜欢看书,喜欢旅行,不喜欢热闹,不喜欢争吵,等等。但我还是习惯躲在人群中,留下那一丢丢小自由给自己,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独处与相处今年,有一段时间,一定程度上,远离朋友和家人,第一次真正面对自己,让我有非常大的收获。原来,我可以不用每天陪朋友或家人看并不吸引人的电视剧,我可以读自己想读的书,写自己想写的字,为自己安排一段想要的旅行,买自己喜欢的鞋子,真正做自己的主。这种“独处”的生活,给了我大量思考的时间,听从内心真正的声音,去做出选择。
而且,慢慢我也学会在人群中“独处”的办法,比如,早晨上班之前,大家都在办公室换衣服、聊天,准备完毕的我,默默拿出手机,打开这本书,任他人在耳旁谈论什么话题,我自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融洽“自处”。
我们需要“独处”,也需要“相处”,无论是自己“独处”,还是与他人“相处”,从眼前出发,真正活在当下,做自己的选择,过自己的生活,微笑迎接明月清风,勇敢面对狂风骤雨,这才是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的人生。
独处与相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