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微信公号:老卢庸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5460126/586be33d2ccb8b6b.jpg)
最近,天冷得近乎残忍,不仅让人瑟瑟发抖,还直接冻废了不少汽车电瓶。这不,我连续叫了三次紧急救援后,终于趁周末赶紧换掉了。
电瓶不行了,换一个就可以恢复抗严寒能力,人却不行。
一来,人的零部件太贵且没有标配,甚至有时候还会长期缺货;二来,人冷了,得让身心都热乎起来,才算暖和。这些可复杂多了,不是换汽车电瓶可比的。
天冷了,人得学会暖和自己。
暖和自己,我看,还应成为一种人生态度。因为,会暖和自己的人,才有多余的热量去温暖他人。会暖和自己的人多了,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温暖。
有了温暖,人们不瑟瑟发抖,也不忐忑不安了,这个时候才有余暇去爱,并通过爱把温暖不断传导下去、把温暖从人体外传导到人心里去,最后让大家心里面都热乎起来。
心里面热乎了,心力就会被慢慢开发出来,让人心潮滂湃,为各项事业、变革、创新赋能,提高我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让世界更美好。
不过,想要学会暖和自己,既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也不仅是知道何时穿秋衣秋裤、棉衣棉裤,就可以做好的,还要学会“断舍离”。
断,就是要尽早自立,主动切断家庭的资源供给,学会汲取外部世界的能量。舍,就是要舍弃早已习惯的家庭温暖。离,就是要脱离家庭长辈对自己的“掌控”。
说实话,要做到这些,其实难度很大。
当商业环境无法提供太多实习生就业岗位的时候,学生是无法离开家庭资源供给的,一旦离开,估计就距离辍学不远了。外部商业条件和学校公益岗位等有一定供给的时候,不少学生才可以具备“断”的条件,而不影响学业。
而要舍弃家庭的温暖,这个更难。家里长辈的主动关怀、嘘寒问暖是永远无法回避的。把握好“度”,尽量清晰化自己作为独立个体与家庭长辈的情感边界,慢慢体会哪些是需要家庭温暖关怀的、哪些是需要自我取暖的,就好。这一点有了心得,对于自己成家立业后处理好新组建家庭与原生家庭的关系,有着莫大的好处。
一旦我们可以主动切断家庭资源供给具备独立生存能力,也可以把握好自己取暖与家庭供暖的边界关系,其实我们就基本逃离家庭的“掌控”了,翅膀硬气点了,可以自我飞翔了。之所以强调“离”,其实主要想指出这种情感、资源和温暖上的主动脱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大意义。
“断舍离”成功了,我们才算真正脱离了生物意义上的人,成为社会人,可以去追逐自己的目标,在天冷时不仅可以自己供暖,还可以输出温暖,向家人朋友嘘寒问暖。
在外奔波、忙碌、打拼的朋友们,天冷了,多添衣,多汲取暖心的力量,学会暖和自己,让温暖外溢出去,一起温暖世界!
(完结)
封面图片授权基于CC0协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