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拆解和重建,我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活学活用一本书,这就是我理解的有效阅读。
拆解,通过多次阅读,把书中最精华部分筛选摘录下来,并加上思考分析。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自行选择,任何读书高手选录下来的精华,都比不上我们磕磕碰碰中选出的内容,对自己更有价值。
重建,选择书中有价值,有兴趣的部分,亲自实践检验其是否可行。
阅读,最重要的是参与,离开了参与,一切都是零。
如何做到这样的有效阅读呢?我会从五个方面讨论。
-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 确定目标以后如何选书?
- 阅读之后老是忘记内容怎么办?
- 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阅读方法。
-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01 我们阅读的目的是什么?
阅读的目的一般是这三条:
- 休闲娱乐。
- 增长知识见闻,提高个人基本能力。
- 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当然,有一些人读很多书是为了炫耀自己。我觉得这大可不必,读书多少与能力高低,并不能直接画等号。好读书却不求甚解,这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为什么要明确阅读目的呢?因为不同的阅读目的,对应的阅读方法是不一样的。
如果阅读只是为了休闲娱乐,那随便选什么书都好了,不拘泥于时间空间,收获与否,自己高兴就好。这样的读书,其实就跟我们看电视,打游戏差不多。如今回想起来,我上学时沉迷于阅读,其实就是这种情况,从“阅读中逃避生活,取悦自己”。
如果希望通过阅读,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就需要改变我们的读书方法。正确的读书方法是,“好读书,求甚解”。
以“提高独立思考能力”为阅读目标的读者是比较少的,能做到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业。这样的阅读是高层次的,它不是简单的刷刷手机,看看听听公众号的快餐文字、知乎的碎片知识,就能到达的。它指的是对书本的系统而有效的阅读,并且在阅读过程中保持判断和思考,最终提出自己的独立观点。幸运的是,要达到这样层次的阅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困难,我们可以循序渐进慢慢开始。
其实阅读,是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独立精神的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后面我会介绍一种简单的阅读方法,跟着方法实践,就有可能达到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目的。
02 选择符合目标期待的书。
第一步,细化目标。仅仅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这样的目标太空泛了,我们可以把它具体化。
比如,我们希望提高阅读能力,就选择关于阅读技巧的书;想提高理财能力,就选择财经理财方面的书;如果目标是时间管理、项目经营、健康养生等等,就选择对应的书籍。
第二,要从经典的入门书籍开始,不要贪多,在比较充分地理解了一本书以后,再由此展开,阅读其他相关书籍。
当我们刚开始涉及一个目标的时候,作为初学者,选择的第一本书是比较重要的。有两个原则应该注意,一个是要经典,二是要入门。
因为我们对这个项目还不熟悉,如果不选择经典书籍,就很容易被各种错误的观念蒙蔽,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为以后的学习带来麻烦。
如果选择的书籍太艰涩,完全看不懂,就会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厌倦。如果还没开始,就放弃我们的目标了,这是很可惜的事情。
而且,真正的高手、专家,他们善于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深入浅出地解释他们的观点。反倒是一些伪高手伪专家,喜欢把简单的概念复杂化、神秘化,把最通俗的观点换成自己生造的概念,以此增加卖点,提高自己的档次。对此大家只要留心一下就会发现。
至于怎样找到经典的入门书,这个需要大家在书店,网上多留意,推荐看豆瓣的书评,或者在知乎上找答案。
第三,说说我对经典入门书籍总结的定义,不一定客观,供大家参考。
我对经典书的定义是,得到比较多人认可的,在豆瓣上评分比较高,并且已经出版了比较长的时间,最好是多次再版的书。因为有营销的缘故,那些新出版的书在豆瓣上的评分,有时是虚高的。而且评书毕竟是个人感觉,《红楼梦》还有人说它是淫书的,所以豆瓣读者的打分和书评也不一定是正确的。大方向确定下来后,还是要自己去甄别一下,把书找回来看几页,确定是否值得阅读。
我对入门书的定义,可以在2到4个小时内看完。
推荐几本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书,我认为它们是比较经典的入门书。
我不会说“提高个人能力,只看这几本书”就可以了,我会说:“请认真读完这几本书,并有过一段时间实践以后,再开始看其他同类的书。”
有些类型的书真的不是看得越多越好的,自己主动思考和实践,比看更多的书重要得多了。
-
关于阅读方面,我推荐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注意,这可不是《如何阅读一本书》,它们之间差两个字——“有效”。《如何阅读一本书》,当然是一本经典好书,但却不是阅读方面的入门书,因为这本书太厚了,你可能看不了1/3,就看不下去了。
-
关于梦想与行动力方面,我推荐熊谷正寿的《记事本圆梦计划》和本杰明·富兰克林的《富兰克林自传》。这两位作者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真正的成功者,他们的成就非常杰出,一个是日本当代的大企业家,一个是美国的传奇人物、政治家,美国独立运动领导者、《独立宣言》起草者,他们是梦想与行动结合的典范。
-
关于习惯养成和坚持,我推荐斯蒂芬·盖斯的《微习惯》,这本书介绍了一个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好习惯养成办法,我跟我的伙伴最近一直在实践作者介绍的办法。
-
关于时间管理,我推荐邹鑫的《小强升职记》,这本书用故事的形式介绍了GTD这个时间管理系统的具体操作办法。
我介绍的这五本书都不厚,大概2到3个小时就可以看完,如果连这些书都看不下去,那你基本可以放弃阅读这件事了。
也许不少人看过这些书,但觉得没什么用。当然,如果只是看过,不去实践,确实没有什么用。
03 阅读之后老是忘记内容怎么办?
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反复看,多思考,多实践。
但是一本书这么厚,反复阅读,不是很浪费时间吗?其实“慢就是快,少就是多”。何况不一定要把整本书再看一次,我们可以做读书笔记,这样反复阅读的对象就是我们的读书笔记。另一方面,做读书笔记就是输出的过程,它可以引起主动思考,选择做读书笔记的内容是一种思考,写自己的感受更是思考。
不过以我的经验,一边看书,一边写笔记,对思考和实践帮助不大。
怎样做读书笔记?这就涉及下面问题了。
04 一种简单有效的阅读方法。
这种简单有效的办法是我从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学到的。
我把它称为“折角阅读法”。“折角阅读法”这个名字是我起的,这个阅读方法的原创者是奥野宣之。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里介绍了他在选书、购书、读书、记录、活用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我把其中的读书和记录部分提出来,称之为“折角阅读法”。
为什么专门列这两项呢?因为阅读过程和做读书笔记是最重要的,也比较需要技巧。
“折角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要给书折角,而且越是喜欢的书,越会折出很多角。
折书,对于很多人可能是一个心理阻碍。但是,只要你能跨过折书划书这道坎,就会发现阅读和写读书笔记是非常轻松有趣,让人心情畅快愉悦的事。
我现在读书就读得很开心,写笔记也很开心,每天迫不及待地想要从书中发现可以记录到笔记本里的内容。读书,就像探宝一样有意思,而记笔记的过程,就是在整理自己发现的珍宝。
折角阅读法思维导图“折角阅读法”有两个好处,一是简单轻松,没有负担;二是带着非常明确的目的去看书,所以能确切知道自己每看一本书,都会有实在的收获。
我详细解释一下具体方法。
首先,很多人不愿意把书折起来,也不愿意在书上写写画画,好像书本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就是对书最大的尊重,是爱书的表现。我原来也有这样的想法,我看书从来不折,看到哪里就随手加一个书签。
看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以后,我很想尝试作者提到的阅读办法,但又很犹豫,我不想折书。而作者建议折书阅读的原因是:这样读书做笔记更轻松,只有轻松的事情才容易坚持。
后来,我说服自己:
书本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抛弃旧观念,勇于尝试才会进步。书本只是知识的载体,并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书本里的知识。努力地从书本中吸取养分,才是对它最大的爱惜。
第二,在阅读之前,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观念 —— 我们是带着做读书笔记的目的读书的。
这个读书笔记,不单是指在书本上做记号,还要从书里选出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部分,把它摘录下来,并且写上自己的感想。刚开始的时候,感想可以很简单,甚至可以只说一句:“写得真好!”,想到什么说什么,想多了自然文思如泉涌。
第三,书本的质量是不一样的,有些书需要精读,有些书可能只有几页或者几句话,是值得我们摘录的,有些书连记录一句话的必要都没有。我们可以只是反复阅读我们认为有价值的部分,从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不需要一开始就在书本上划线做记号,因为有时候你画出的地方,回头再看看,可能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脑袋的容量就只有那么大,必须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部分,把它记下来。
折角阅读法,要求我们前后读四次书,但是不要担心,这不会花我们很多时间,因为我们不需要把整本书读四遍。我的经验是第一遍,如果需要两个小时,第二遍可能只需要原来1/3的时间,大概40分钟,第三遍只需要原来1/6的时间,大概20分钟,第四遍则十分钟内可以解决。这还是指比较经典的好书,那些营养不多的书,一本书也只有几页是有用的,就能更快看完了。
✔ 第一次阅读,浏览。牢记要做读书笔记的目标,阅读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想,这一部分值得把它抄下来吗?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在书页上方折一个小角。
✔ 第二次阅读,对重点部分的再次阅读。把那些折过角的书页回头看一次,如果还是觉得值得抄录,就在书页下方也折一个角。
✔ 第三次阅读,在书本上做记号。把那些折了两个角的书页,再看一次,如果还是觉得有价值,就在上面划记号,可以画直线、波浪线、三角形等等,使用喜欢的记号就可以了。
✔ 第四次阅读,记录。经过前三轮的筛选,我们就可以把一本厚厚的书,提炼成几页纸,甚至是几句话了。这个时候你依然可以继续筛选,问问自己,如果整本书只有几句话,我非抄下来不可,那是哪些呢?把那些决定无论如何都想抄下来的内容,按一定的格式整整齐齐地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再写下感想。具体的格式是怎样,这里就不展开了。
最后,辛苦筛选出来的读书笔记,不要把它束之高阁,要把它放在随手可得的地方,定期拿来看一看,养成阅读读书笔记的好习惯。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阅读办法,在执行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判断哪些是有价值的内容,并且给出评价。这样的锻炼虽然简单,但可以让我们在看书的时候,随时保持警惕和独立思考。
它唯一的缺点是,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看大量的书了,我们可能会失去一次“我看过很多书”的炫耀机会。不过这样的多次阅读,可以让我们摆脱低水平努力陷阱,尽快提高能力。
重视质量,减少对数量的追求,尽可能实现深度学习,我觉得这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05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成甲在《好好学习》里提到,“只有那些能够改变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
平时我们看大量的书,如果这些书不能改变我们的行动,其实我们学到的不是知识,而只是知道了一些信息。
怎样把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呢?
如果打算掌握某一门技术能力的,可以尝试我介绍的方法:
选择几本经典的入门书籍,运用折角阅读法,反复阅读思考,做读书笔记,写书评、读后感;从书本里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亲自实践检验作者说的理论是否正确。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拓展阅读同类书籍。
举个例子,《微习惯》这本书很薄,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看完。有些人看完以后,觉得这是很好的方法,有时间就尝试一下,然后把书放回书架上,接着就忘记了。
而我是这样做的,我用折角阅读法把这本书前后看了四遍,做了读书笔记,做了书卡,写了书评,按书中介绍的办法制定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实践微习惯,我2017年的新年愿望就是坚持微习惯。后来,我还开了一次关于微习惯的分享课,听众的反馈还是很好的。这还不算,我还组建了自己的“轻坚持,微习惯”群拉了一群小伙伴,跟我一起坚持微习惯,我们每周写周总结,每月写月总结。收获是,我和我的朋友都轻松地养成了一个到几个的好习惯。
这是对同一本书的两种不同态度,有的人可能在一本书上花一个小时,然后他除了知道这些信息以外,并没有多少收获。而我在同一本书上花了十几个小时,甚至更多,但是,我不但看完了这本书,还掌握了书中的技能,知道了养成好习惯的最简单最轻松的办法,收获了自己的好习惯,还结交了一群好朋友。
更重要的是,对于我而言,坚持不再是一件很痛苦的,无法完成的事情,即便像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也可以通过点滴的积累,持续的坚持,实现心中远大的目标。
拆解重建,活学活用,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效阅读。
-- END --
➤ 杏仁BOOK:低头看书,然后抬头看世界。专注于阅读中学习新知识,思考中获得新态度,行动中掌握新技能。
欢迎关注:杏仁BOOK
➤ 原创声明,转载请与我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