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新年伊始,相信最近大家一定被各种“2015书目精选”、“2016阅读推荐”等内容刷屏了,看着这么多的推荐书籍,我想大家一定有阅读的冲动,也会兴致冲冲的去下载一大堆电子书。但推荐的书目太多了,自己的时间又很有限,好多书下载下来之后其实并没有去看,慢慢的被遗忘在了某个角落。
2015年,我差不多读了50本书,读的书越多,就越迫切的感觉“好书太多,时间不够”。如何快速阅读、高效阅读就成了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我看了一些阅读方法论方面的书籍,比如《如何有效的阅读》,也看了一些读书大神们的经验介绍。尤其是在看了简书“彭小六”写的《从学渣到学霸-我的100天阅读简史》这篇文章后,深感自己的阅读方法还处在“农业时代”,迫切需要改进自己的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论”层面的经验介绍,推荐简书的彭小六,主页他有许多文章都是关于阅读心得、阅读方法的总结,很值得大家去看。这里我也班门弄斧,总结下过去一年自己的阅读心得和阅读方法,希望新的一年大家可以读更多的书、更有效的读书。
二八原则与书目优选
对于一本书来说,80%的精华价值可能仅占20%的页码。要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合理的进行阅读时间的分配。同样,你阅读的所有书目中,对你来说,收获最大的,可能是来自20%的书,所以如何优选要读的书目,以及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就是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遇到别人推荐的书,我会先去豆瓣上搜一下,看看评分、目录和书评,看这本书适不适合自己,同时根据目录和摘要,确定这本书是采用概览还是慢读。
主题阅读与书目扩展
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内,集中突破20%的精华内容。也可以在一个时间段内,集中攻克一个主题的阅读。高效率的阅读并不一定要按照页码顺序展开,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再从兴趣点扩展到其他部分。
阅读图书切忌贪多,从一个小主题开始,先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了解文字风格、观点阐述以及案例描述的方法,目的在于对阅读方法的掌握,这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笔记和讨论交流
可能好多人会说,读完一本书之后,什么也记不住。别怕,大家都一样,如果所有的内容你都记住,大脑岂不是要累死了。有一句话说的好,“那些你读过的书,时间长了,细枝末节可能会忘记,但剩下来的,就成了你今天的内心和精神世界。”
但是,如何加深对一本书的记忆和理解呢?我认为应该在读书之前做好筛选,读书的时候做好笔记,读完之后及时进行复盘,并积极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
下面是一些我常用的方法和经验:
(1)回想。我们在阅读一般书的时候,常常不会一口气读完,第二次拿起书时,用几分钟回想上次阅读的内容,不要翻看,实在想不起来再翻看。严格训练自己,一定要回想,坚持下去,你就会逐渐养成习惯。
(2)做笔记。不要试图让笔记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不需要有深刻的见解和思想,只要是文字,就是对大脑的锻炼。在空白处多写多画,随笔、符号、涂色、书签、便签、折页,甚至拆书都可以。如果追求逻辑性和简洁性,大家可以试着用“思维导图软件”做一些书摘和笔记。
(3)读后感和PPT。坚持写读后感可以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做PPT可以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从写读后感开始,写上几篇以后,再尝试做PPT。连续做上几个PPT,再重复写几次读后感。如此坚持,阅读能力将会大幅度提高。如何做PPT,推荐微博读书笔记PPT。
(4)讨论交流。在朋友圈或简书中分享读书心得,与大家讨论和交流,引导话题向自己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不但可以加深印象,同时了解不同人对同一本书的理解,让读书的收获更加扎实、有效。
由于每个人的阅读目的和方式不同,因此适合每个人的阅读原则和阅读方法也不一样。无论是《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总结的“阅读的四个层次”,还是彭小六总结的“阅读的五个时代”,也只仅仅是阅读方法,并不能代替你的阅读。好的方法看起来很简单,难就难在执行。需要毅力和坚持,从而养成习惯。推荐大家可以参加某个阅读组织或活动,以此来督促自己,比如“十点读书会”、“一百天阅读计划”等。
要养成上述阅读习惯,通常需要几个月的坚持,以及几十本书的积累。到那时,你会慢慢发现,自己的思想开始跳脱出来,开始有了超越作者的感觉。比拟作者、超越作者、试图凌驾于作者之上思考问题,是阅读能力提高的必然结果。
毕竟,阅读,最终改变的终究是我们的思想。
在结束本文之前,推荐下简书的彭小六和 微博的唐青梅关于阅读方法论的几篇文章。
阅读的“五个时代”:蛮荒时代-漫读书、农业时代-一周读一本书、工业时代-一天读一本书、信息时代-主题阅读、互联网时代-按需阅读,建立知识体系。
其实,你需要做的,就是拿起书,开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