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岩,位于大邑县境内高坝村飞凤山。药师岩摩崖石刻据考证始建于晚唐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后经五代、宋、元代、明代增刻和修缮,其中多数石像为明代嘉靖年间修葺。
晚唐时期,佛教已经在中国很盛行,深入百姓的生活。他们在陡峭的山崖上雕刻佛与佛的故事,承载了百姓对未来美好的祈愿与人间的烟火。
药师岩摩崖石刻从艺术性来讲,它无法与同时期大足石刻相媲美,更无乐山大佛(建成于公元803年)的恢弘气势。但距今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以及十五窟,三十五龛,一千余尊大小摩崖造像,在这方圆百里也是不容小觑的。
如今药师岩摩崖石刻整体保护不好,风化和破坏很严重,虽已搭建风雨棚,也有个别石佛新刷了颜料,但与敦煌、大足等地比,那种科学的、艺术的保护,药师岩摩崖石刻根本无法比及。
药师岩摩崖石刻唐代的印记已经很少了,很多都风化了,只留下模糊的轮廓。从内容和雕刻的形象来看,药师岩摩崖石刻西域的元素已经不多见了,从唐三藏西天取经、八仙过海的石刻故事里,这里已经很中国化了,也印证了大多数石刻都为明代以后的。
陡峭的崖壁上,在一众的佛像中,许多信徒打鱼狩猎的日常也被镌刻其中。他们敦厚的形态,笑容可掬的表情,糅合了石刻工匠的情感,承载了他对生活祈愿,用他的刻刀记录了这方土地过往的沧桑与荣耀。
我们从飞凤山的虎刨泉这边山道往上爬,因为这边山势更为陡峭,距离药师岩也更远,需徒步一个半小时。从另一半上去,只有半小时路程。小心翼翼走在荒芜人烟、杂草丛生的石板小路上,四周草木青翠,空气清新,深深体会到“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在大汗淋漓之际,远处隐隐传来了佛院钟声。转过虎刨泉,一会就到了石窟。
与大多数地方一样,有佛便有信众,有信徒便有祭祀,也就有了经营。这里没有僧人和尼姑,在这里经营的据说是管理人员,我看大概是本地村民转为保护人员。吃过十五元一位的豆花做的斋饭,顶着烈日下得山来。
那些镌刻在崖壁上的佛,距今已上百上千年了,佛还是那宗佛,而当初的供养人却无从查起、不为人知,只有他们当初的善念,为人类留下共同的记忆。
“缘起性空”,是天下万物的真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