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7764044/ed3787607ff6e034.png)
二战之后,婴儿恒温箱在美国医院普及。50年间,新生儿的死亡率降低了75%。然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初生儿死亡率依然居高不下。
难点在什么地方?
一个原因是婴儿恒温箱不便宜。一台标准化的恒温箱,售价在4万美元左右,一般贫穷国家的医院用不起。
不过,相对而言,昂贵不是一个根本性的难题,总有比尔·盖茨和巴菲特这样的慈善人士愿意捐赠。
真正的难点在于,婴儿恒温箱精密复杂,出一点小毛病,当地人就没办法维修。
2005年,印尼发生海啸。第二年,一个国际救助组织捐给印尼一个城市8台婴儿恒温箱。
3年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普赖斯蒂洛教授去访问这个城市时,发现这8台恒温箱全部趴窝,成了摆设。
一面是恒温箱弃置不用,一面是婴儿眼睁睁死去。普赖斯蒂洛教授动了悲悯之心,要为发展中国家研发一种适用的婴儿恒温箱。
发展中国家恒温箱应当是什么样子?第一,它应该皮实耐用;第二,造价便宜;第三,备件易找,修理容易。
这就是新婴儿恒温箱的产品定义。
目标明确之后,普赖斯蒂洛就发动团队,寻找基于现实条件的解决方案。最终,他团队的罗森医生解决了这道难题。
罗森医生发现,在发展中国家,即使再贫穷偏远的城镇,没有空调、手机、笔记本电脑,但都有修理汽车的能力。那么,可不可以利用汽车的零部件,改良出一种简易的婴儿恒温箱呢?
经过3年的攻关,普赖斯蒂洛团队做出了一款新的婴儿恒温箱——育婴器。
育婴器的外观和婴儿恒温箱差不多,但是它的内部元器件几乎全都是汽车的零部件拼接而来:
供暖,由旧车的前聚光灯提供;通风,用汽车仪表盘的风扇;报警,用汽车车门的蜂鸣器;动力,来自于标准的摩托车电瓶,或者一个改良的雪茄打火机。
育婴器的很多指标,自然不能和婴儿恒温箱相提并论。但是,它可以直接利用方便可取的汽车零件。而且,一旦出了毛病,它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专家,不用看高深莫测的维修手册,一个懂得如何更换车头聚光灯的修理工,就能够轻松胜任维护工作。
一个救人无数的伟大产品,就这样诞生了。它来自普赖斯蒂洛教授基于现实条件解决问题的智慧,也来自教授悲天悯人的情怀。
(梁宁《产品思维30讲》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