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和几个学生聊天,聊起一位老师,有一个学生脱口而出:“那老师可能谝了。”“谝”在山西话中有“能说会道”的意思,当然还有“花言巧语”的意思。我笑着和那几个学生说:“那位老师是政治老师,做政治工作的人,当然是理论联系实际,能说会道了。”
“哈哈,教我们的时候天南海北的谝,谝的我们一愣一愣的,一谝能谝一节课。”
我听他们的话中之意是说这位老师爱吹牛,想着和这位老师打过交道,没有觉得这位老师爱吹谝。这个话题很快被别人打断,但这事一直在我脑子里回想。为什么同样一个人,会有不同的评价?
当然,对于成年人来说,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会说不同的话,这很正常,但对于一个爱吹牛的人来说,一定是和谁聊天也能吹牛的。这种人不是自大之人就是自卑之人,需要通过吹牛树立自我的价值感,可这位老师却是自信、谦逊、实在之人,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评价?
百思不得其解时突然想到自己,我的课堂会不会有学生觉得我在谝?
从《千里江山图》谝到英年早逝的王希孟,从王希孟谝到《清明上河图》,再从《清明上河图》谝到宋朝的人情风土……
现在回想起当时课堂上,有几个学生那异样的表情,大约也是觉得我能谝吧。我自认为自己属于笨嘴拙舌之人,常常有词不达意的情况。也从来没有听过周围亲戚朋友对我的评价是“嘴巧能说”,倒是有一次无意中听到“她那嘴还能当了老师?!”的说辞。
课堂上我只是尽力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让学生对我说的内容感兴趣。由此,让兴趣带领学生去寻找答案,把自己的潜能开发出来。我想孩子们说的那位老师,应该也是我这想法吧。通过把自己对世界的感受说出来,让学生知道,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远处更大的天空。告诉学什么不要坐井观天,而是应该努力学习,让学习之路带领他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