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得到新版logo,我知道了华杉;随后《逻辑思维》上的几期节目,让我知道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恰巧公司的书架有这本书,就借阅回来,啃了多半个月。
书虽没看完,但是自己已小有体会。印象最深是以下三句:
- 以正合,以奇胜。
- 胜可知,而不可为。
- 致人而不致于人。
以正合,以奇(ji)胜
这里的奇不读qi,而读ji,是奇数偶数的奇,又称余奇,就是多出来的部分,就是预备队,就是手里捏着还没打出去的牌,留到关键的时候,打出去、制胜。
战术的最基本原则是分战法,凡作战,一定要分兵,有一百万人,要分兵。项羽到了最后乌江边,只剩二十八骑,也要分兵,首尾相顾
再换句话说,就是永远不要All in。 在投资领域的应用,即定投或者定抛。
最近,币圈大跌。如果你在第一波大跌,就急于抄底,那就抄在半山腰了。现在,币市有所反弹,也是同样原理,永远不要想着收益最大化,永远要留有后手。定抛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
兵法上没有侥幸,弄巧必成拙。投资亦是如此,没人能准确预测市场的短期走势,必须要用策略。
胜可知,不可为
《孙子兵法》主要是自强之法,首先是修炼自己,而不是惦记打败别人。
孙子说,“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又说“善战者先胜而后战”,要胜中求战,不要战中求胜。
先修炼自己的筋骨,让自己成为不可战胜的,让自己没有漏洞,然后等敌人出漏洞。如果敌人比我们弱小,或者和我们强弱差不多,而他没失误,没漏洞,就不能打。“可胜在敌”,就在于他什么时候失误。
敌人不失误,我们就没法赢。
所以胜负可以预知,可以判断,但不能强求。胜机一现,抓住机会就打。不能反过来,冲上去主打,在打的过程中找胜机,那就危险了。
同样以币圈为例,什么时候“胜可知”呢?
我的理解是当价值币的价格低到有足够的“安全边际”时,可以定投。而这个安全边际取多少合适,则要基于独立的思考和观察。
是否能够跌破设定的安全边际是“不可为”的。
在价格没有进入安全边际前,等待、保证现金流、持续加强场外的赚钱能力,则是最佳策略。
致人而不致于人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里,李世民说兵法以《孙子兵法》为首,《孙子兵法》又以《虚实篇》为首,问李靖如何辨别虚实。李靖先说识虚实,要先先懂奇正。敌实,我必以正,敌虚,我必以奇。最后总结到,千章万句,不出乎“致人而不致于人”。
那何为致人?
《孙子兵法》推崇“以计胜”,这里的计不是奇谋巧计的计,而是算计的计。是要仔细的分析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多算胜,少算不胜”。
战前要充分准备,达到“知战之地,知战之日”的地步。行动时,要“以利动”,不是看见利益就动,而是有利才动。无利宁可不动,因为胜利不过是得些战利品,失败却可能输掉人生。
当趋势符合事先的推演,事情在自己的调动下往预期的方向发展,便是致人。
反之,致于人即不知道事情为什么会这样,自己只能“随机应变”。
在投资中,作为小散,我们不期望“致人”,但是一定不能“致于人”,无脑追涨杀跌。低买高卖,好比是虚实之变,是一切之根本。自己的实,是流动性本金,一定要用到价格之虚。
总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被大家所熟知。
但明明知己在知彼前面,常人却把重点放在知彼上。
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先胜而后战的重点在于先为不可胜,不知已怎么行?
了解自己,加强自己,再等待时机出现,等最有把握的时候动手,先胜而后战,一战而定。
要是自己不强,就不要逞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