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老马商书房
平均的终结:你信九型人格测试吗?

平均的终结:你信九型人格测试吗?

作者: 老马商书房 | 来源:发表于2019-01-28 09:06 被阅读631次

    《平均的终结》最后一部分主要讲人的性格、心理、道德水准这一类的东西,统称叫做“人格”。我们看一看标准人的思想在人格上有什么体现。

    性 格

    我们平常在生活里经常做一种性格的描述,比如“我是一个内向的人,你是一个外向的人”。也包括星座其实也是对人个性的划分,还有很多关于职场性格的测量的方式,比如“九型人格测试”、“五型人格测试”。

    “五型人格”大概意思就是把不同的性格对应成五种不同的动物,比如孔雀型的性格代表比较长袖善舞的人;老虎型人格代表比较有自主性,做事不喜欢被人约束的人;考拉型人格代表比较细心的人等。

    整体来说,流行的性格划分方式好像跟星座的感觉差不多。而且围绕这些性格的测试还形成了特别大的产业链,有各种职业培训机构、付费内容……

    通过性格对人进行一个划分,这个测试认定你是属于某种人,那么你会认为自己真的属于这样性格的人吗?

    如果对心理学有整体的把握的话,可能就会对这些性格色彩学之类的东西产生一些怀疑,因为在整个心理学历史上,尤其是20世纪,关于性格的研究有两派比较冲突的观点。

    一派认为人的性格的本质是什么样的,那么他就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派简称叫做“本质派”。比如你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么你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得非常内向,你在公共场合就是不敢演讲;如果你是一个外向的人,那么整体来说都是表现比较擅长搞人际关系,比较擅长表现自己。

    五型人格、九型人格、性格色彩学用的就是这一派的思路,比较受大企业的认可。有些特别大的企业因为要做管理,就要先了解每一个员工,比如任劳任怨的就不太爱独立思考,那布置任务的时候就把任务描述的越清楚越好,这是适合这种人的一种管理方式,有些人比较有活力、想法,就让他自由发挥。

    这些大企业相信如果按这种划分,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和管理策略的,就愿意每年花大量的价钱找各种咨询机构给员工做人格测试、性格测试之类。所以,本质派的心理学观点养活了一个大的产业。

    之前两期讲的标准人的思维是有问题的,本质派就存在一种标准人的思维模式,它把整个群体的性格特点汇总在一块儿,然后做了一个大致上的分类,把人的性格分成了这几大类,之后就把这些大类平均下来的结果套到每个个体身上。这是一个错误的做法,因为一个集体的结论是没法简单粗暴的套在一个具体的个体身上的。

    《平均的终结》这本书的作者托德·罗斯就讲过自己小时候深受这个理论迫害的故事。

    他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英语课上调皮,扔了一个纸团被抓到了,教导处的老师批评了他一顿,让他填了一份问卷,用来调查攻击性行为的强弱程度,最终问卷结论是,托德·罗斯有70%的比较强的攻击性。

    老师把他的父母叫来之后就说,这个孩子太好动了,而且可能比较喜欢打人。第一个证据是他在课堂上扔纸团,第二个证据是调查问卷的结果。老师还建议他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因为攻击性太强的孩子学习会非常费劲,而且未来没有能力适应大学里的各种压力,如果心理辅导不起作用的话可能就麻烦了。

    这个老师就深受本质派思维的毒害,通过一个简单的问卷居然把孩子的人生路线全脑补出来了。实际上想预测一个人的行为的话,从一个群体上得出来的结论套到个体身上是很不靠谱的,根本是无法预测的。

    认为可以预测的一个假设是,群体上得出来的性格特征跟个体的具体行为之间有比较强的相关性。比如一个人特别好动,那么他的实际行为跟有没有可能去跟同学打架之间的相关性系数0.3,低于0.4的相关性是弱相关。按照相关性的数学原理,相关性系数是0.3意味着拿个性类型是攻击性来解释会不会打同学,可能只有9%的说服力,根本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主要原因。

    跟本质派针锋相对的是环境派。

    环境派认为本质派的结论完全是胡扯,一个人的性格跟环境有关,是环境让他表现成这样的,而不是先天的。给所有人看特别暴力电影,会发现人的性格会渐渐变得越来越喜欢模仿电影里暴力的情节。

    环境派还做了好多心理学实验,比如找一批志愿者,一部分志愿者扮演监狱里的狱警,另一部分人扮演囚犯,结果那些扮演警察的就经常虐待囚犯,最后实验太恶劣了只好停止了。

    这就是环境心理学家特别认可的一种实验,不管你是个多善良的人,给你一个特别极端的权力就会让你变成另外一个人,环境派其实跟本智派的问题是一模一样的。

    环境派的实验能预测绝大多数人面对权力的时候性格上会的变化,可能是从特别善良的人变成经常去伤害别人的人,可以通过做实验算出基数来,但是拿一个总体的结论套到一个个体身上是不成立的。环境派跟本质派是一模一样的,也是犯了一个平均主义的逻辑,它把群体的特征抽象出来硬往一个个体身上套的时候,这是没法预测个人行为的。

    真正科学的心理学对性格的研究应该往哪个方向走才能得出一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呢?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教授正田佑一,他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他很早就发现了这两派的问题,而且他通过实验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

    实验说起来简单,其实是一件特别费工夫的事。他找一个夏令营,这个夏令营里有84个孩子,他就在夏令营期间去观察这84个孩子,他又找了77个老师,然后让老师接近观察每一个孩子并且把孩子在夏令营期间每一个小时的活动都做记录,最后他就拿到了14000多个小时的巨大样本,平均下来每个孩子被记录的时间高达167个小时。

    通过观察这些数据,他发现本质派的看法是特别错误的,本质派认为内向的孩子就应该喜欢在家里宅着打游戏,外向的孩子就经常去酒吧,而且本质派认为不论发生什么情况都是这样的。

    但实验证明绝大多数情况都不是这样的。一个孩子可能在食堂里表现得特别外向,但是到了操场上就变得特别内向了,这就证明本质派忽视环境是完全错误的,这个实验还证明了环境派也是不对的,因为同一个环境不同的人表现是不一样的。所以,实验证明了两派都有问题,而且证明了人的性格其实是非常不稳定的,它就像一阵风,从一个地方随机跑到另一个地方。

    所以,基于这些想法建立起来的五型人格、九型人格、性格色彩学其实是都有问题的。

    正田佑一认为,使用“性格”这个词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在描述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加上大量的严格的限定。比如不能说老马非常的外向或者非常的内向,而是要说老马在办公室里非常的外向等,要用这种描述方式去描述一个人的性格,这样对于性格的描述才是成立的。

    其实这也符合日常生活的感知,有些孩子在同龄人面前表现得非常好动,但是在大人面前又表现得非常乖巧。所以很多大人对孩子做判断的时候经常出现偏差,比如老师开家长会的时候批评孩子经常打别的同学,家长就特别不相信,因为孩子在家里很老实。

    这就说明家长没有意识到性格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停的产生变动,在家里的性格跟在学校里的性格是可以截然不同的,咱们确实会发现好多孩子在家里的时候不讲理,什么活也不干,但是到了学校之后就认真地打扫卫生也很礼貌。

    所以关于人的个性的正确使用方式一定是自带场景的,在描述个性之前一定要加上定语,然后才能说是内向的还是外向的,这样描述性格才是科学的概念。

    道 德

    人格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维度——道德。我们经常会描述别人是诚实的人、善良的人,有时候也这么去描述自己,那么关于道德的描述会不会也像性格一样需要带一些场景呢?

    在生活中如果一个孩子在商店里偷了东西,那么咱们就本能地猜测他是不是还偷了其他东西,会去翻一下他的书包,一般人都会觉得这种联想是非常正常的,因为他偷了东西,我们脑海里就是给这个孩子贴上一个标签。

    实际上,道德也是带场景的,有一个心理学家调研过一万多所美国学校的学生,他做了一个统一的实验,想看一下在不同的环境之学生发生不道德的行为的概率有多高。

    比如在学校这个场景下安排学生考试,为了测量学生是不是诚实就不安排监考老师,批改试卷的环节也是学生自己批改自己的试卷,结果他们发现不同的场景之下,这些孩子的道德水平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

    比如有的孩子在批改自己试卷的时候会把自己做错的题改成正确的,但是在做集体游戏的时候又保持了诚实,而有些孩子考场上的时候抄另一个同学的答案,但是自己到一个封闭的小房间里去批改试卷的时候就不作弊了。

    这个实验证明了同一个结果,不能拿一些特别大的关于道德的形容词去定义一个人,也不能模仿九型人格性格测试的办法,对于道德来说也要在前面加具体的条件限定,这样道德的描述才是准确的。

    意 志 力 

    关于人格,意志力或自我控制能力也经常用来描述一个人。我们都特别佩服意志力强的人,认为这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而且大家都公认的一个事实是意志力的强弱与做事的成功与否是挂钩的。

    这个结论来源于心理学上一个著名的实验“棉花糖实验”,实验内容是找一群三到五岁的小孩,在房间里给每个人发一颗棉花糖,然后大人说出去一趟,15分钟之后回来如果这颗糖还没有吃掉,那么就会再奖励一个。

    大人回来之后做了个统计,看一下有多少孩子坚持下来了,多少孩子没有坚持下来,没有坚持下来的是第几分钟的时候吃了糖,然后根据坚持的时间长短排名,排名代表这些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最后再去比对一下这些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结果发现自控力强的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好,而且后来还有一些心理学家长期追踪这些当年做实验的孩子,结果发现意志力比较坚强的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也比其他人更容易成为职场上的精英。

    教育行业的各个育儿专家都会告诉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样能提高他的意志力,就更容易成功。这个实验直观的感觉确实能得出这个结论,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实验脱离了环境的因素。

    后来一个认知科学家发现了这个问题,他曾经在儿童收容所里当过志愿者,如果收容所里的孩子突然得到一个玩具或者一颗糖果的时候,他会因为害怕被别的孩子抢走赶紧把玩具藏起来,或者把糖果一口吞掉。他听到棉花糖实验的时候就觉得不对,因为如果棉花糖实验在收容所这帮孩子身上做的话,那肯定大人前脚走,所有的孩子都会立刻把棉花糖吃掉。

    所以,这就反映出面临的环境不一样,那么孩子有没有意志力展现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从这个认识出发,这个科学家后来就重新设计了一次实验,他在正式给孩子做棉花糖实验之前,先让大人跟这帮孩子做了一个互动。告诉孩子端端正正地坐着,回来之后会带一盒蜡笔给你们,几分钟之后大人两手空空的回来了;另一组里做对照,大人信守承诺,真的给孩子带来了蜡笔。

    在互动的基础上做棉花糖实验,结果发现被大人欺骗的孩子基本大人前脚一走就把棉花糖吃掉了,但是另外一组比较信任大人,有三分之二的孩子等着大人回来多得了一颗棉花糖。

    所以这两组的对比实验加上环境因素之后,会发现展现出来的自我控制能力的强弱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最早版本的棉花糖实验给孩子排名,然后比对学习成绩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是不能通过棉花糖实验,简单地得出结论意志力强的人就更容易学习成绩好。

    上面这些就是关于人格维度上平均主义的思维会容易把我们带跑偏的地方,真正比较科学的去描述人格时需要加上具体的使用场景,不管是性格还是道德水平、意志力都是这样的,我们在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要加上一个具体的条件描述。

    最明显的就是用在招聘上,好多招聘启事都喜欢用特别模糊的描述,比如招聘个性开朗、沟通能力强的人,但是按照讲的这部分理论,这种性格描述是没有具体场景的,应该把未来工作场景下描述清楚。比如会计的话,所谓的良好的沟通能力就需要讲清楚场景,财会人员向高管解释销量下降会对盈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把场景加入招聘启事之后会对能力的描述清晰很多,就会提高招聘效率。

    这本书主要是批判了平均人的思维,会发现在身材上没有所谓的标准身材,人的能力上也没有所谓的标准化的能力,所以学校的考试排名都是没有意义的,并不能完整地反映一个人的能力。

    从人格上来说,不管是性格、道德水平,还是意志力,比较科学的描述方法应该是在这些描述前面加上一个具体的场景,这本书不管对管理公司还是教育孩子,或者是认识他人、认识自我都是特别有帮助的。

    (搜索路径:先保存至相册,在微信扫码,关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平均的终结:你信九型人格测试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ze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