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鸣凤乔
这是一个发生在山里的故事,主人公是女孩依梅,大背景是破四旧时代。
挖坟掘墓本来是大不义之事,但在那个扭曲的时代,竟然变得很正常。
故事以9岁的女孩儿依梅所看所想缓缓展开。她早上起来的时候,听到长辈们在院子里议论:“今天,从东南边开始,难度高的是几个坟墓要移除填平……”
放学回来后,依梅却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大人们聚在一起议论掘东南面山上坟的事情,他们关心的是金银和八卦。但看大人们的表情,勾起了伊梅的好奇心。
于是周六,她自己就去东南面那个山上去了,在那里她看到了挖坟的现场。
这段描写很细致,尸体被从坑里抬起,用草帘子卷上,然后放在车上……语言动作自然、生活化。但是伊梅很纳闷,她不知道大人们为什么会乐此不疲。
大叔得到了一块玉,好像很金贵,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给人看,还要嘱咐不要声张。
大人们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孩子的成长有没有影响。他们也不会去考虑,一个九岁女孩心里的想法。
有一天,奶奶在水库旁边的菜地里劳作,地旁边有一个大坟也被扒开了。奶奶在挖地种菜的时候,伊梅就和6岁的堂弟在那里玩,可是回到家以后堂弟就病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吓着了”。奶奶就用那种古老的方法叫魂,嘴里会念念有词:整日的挖坟刨坟,不得安宁,求山神保佑……
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伊梅的心里有了阴影。她开始问父亲,这世界上有鬼吗?父亲的回答虽然是没有,但是父亲并没有真正为伊梅解惑。伊梅常常会在梦里惊醒,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应该是有。如果真的是这样,怎会不怕?
读完聿禾的这篇小说。感觉自己就是那个九岁的伊梅。她的心路历程仿佛是自己童年的再现。
我没有看过挖坟掘墓这样的事情,但是小时候人死后是土葬的。在山上有许多无主的坟墓,经年被风吹雨淋日晒,有些棺木就裸露在外面,旁边散着几块骨头。甚至有的骨头被溪水冲走,小路上、水沟旁总能看到这样的骨头。有时候能够看到人的骷髅头,那就更能证明旁边的骨头就是人骨了。
小路的尽头有我家一块地,有时候妈妈去地里久了,我会去找她。每次经过这条小路的时候,看到那些裸露在外面的棺木和人骨,我的心里就会惊怕,就会联想到黑暗的地下,炎炎夏日也会感觉浑身发凉。
那时候我是相信世界上有鬼的。那些骷髅的眼睛,仿佛就是鬼眼,心想在晚上它们应该是发亮的。
所以我很怕死人,邻居家有老人逝去,我从来不敢去看。但我知道老人是停放在外地的。头冲门,脚冲墙。他家的后墙正好临街,所以每次走到他家墙的附近,我都感觉那只脚要从墙里伸出来。从不敢慢走,不是小跑,就是狂奔。
上小学以后,经常听人讲鬼故事。有人说,教室里有鬼,早上第一个来的同学有见过。我也第一个来过教室,但是我从来没有见过。
没有见过,依然恐惧。放学回到家里,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回来,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总感觉墙角处藏着一只人手。浑身所有的神经都在紧张,唯恐那只手,趁我不注意的时候,抓住我,掐我。
不敢独处。怕黑夜停电,怕蜡烛映在墙上的影子。窗外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紧张。也常常看到有的人家,外墙上挂着一面镜子。后来懂得这面镜子的用处之后,感觉妖怪的脸就在镜子里面。
父亲知道伊梅有点怕,就安慰伊梅。但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因为父亲年少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历。父亲的曾祖母去世后,他在梦里,感觉到曾祖母在给自己扇凉风。
但什么时候伊梅走出阴霾了呢?文章的最后一段,列举了几个实例。
首先是,生产队分给家里一块棺木盖,弟弟总在上面玩,爸爸有时候也在上面坐着休息。但这块板并没有兴风作浪,怎么玩都没啥事。
最主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明白的道理也多了。特别是学过鲁迅的《踢鬼》之后,知道这世界上真的没有鬼,心里一下子就敞亮了。
临近放学,学校操场上放电影,伊梅扛着凳子早早地来占座,这时候,伊梅已经不害怕黑夜了,更不怕鬼了。山风依旧,温柔地吹过伊梅的心头。
而我,什么时候不害怕的,忘记了……
推荐阅读:《山风不解少年事》聿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