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的作品《家》《春》《秋》《雾》《雨》《电》《寒夜》,我想大家都很熟悉了。
了解他的人想必都知道,他和妻子萧珊的结合是因为他自己写的书。这成为一段美谈。
巴金酷爱书,在最拮据的时候,依然拿钱买书。
今天来看看巴金先生对创作有什么想法?
我写小说就是要让读者了解作者的意念,要打动读者的心,不让人家知道怎么行?让人家看不懂,就达不到文学的目的了。
(《巴金谈文学创作——答上海文学研究所研究生问》)
在这方面,我还要多多修炼。特别是写小说的时候,总感觉不满意,没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
创作就是少不了“创”字,创造就是作家通过认真的独立思考,反映自己熟习的生活与深切的感受,总之作家在说自己想说的话。
(《给丁玲同志的信》)
严歌苓刚开始是学跳舞的,在经历了战争后,跳舞已经不能满足她的表达了,所以她开始写作。因为写作才可以表达出她的感受。
我本人总想坚持一个原则,不说假话。我最主要的一位老师是生活,中国社会生活。
(《文学生活五十年》)
我们写作的时候,也要牢记这一点。我之所以要写关于大师们谈写作那些事,是因为自己的好奇心,我很想知道他们是如何写作的。写着写着却发现,他们身上有很多值得我这个新人学习的。不管是对待生活,对待文章,他们都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从不懈怠。在写作的最初阶段,通过向他们学习,这对我以后的创作是有很大帮助的,而且他们的精神也一直鼓励着我。
我的早期作品大半是写感情,讲故事。有些通过故事写出我的感情,有些就直接向读者倾吐我的“奔放的感情”。
(《谈我的短篇小说》)
有些事情没法儿跟别人说,只能自己扛着。当扛不住的时候,就想要发泄。我很能理解这样的感情。
我在法国学会了写小说,我忘记不了的老师是卢梭、雨果、左拉和罗曼·罗兰。我学到的是把写作和生活融合在一起,把写作和人融合在一起。我认为作品的最高境界是二者的一致,是作家把心交给读者。
(《文学生活五十年》)
鲁迅先生的短篇《呐喊》和《彷徨》以及他翻译的好些篇都有是我的启蒙先生。
(《谈我的短篇小说》)
大师跟大师学习写作,最后成为了大师。我们不应该也跟大师学习吗?想要提高写作的技巧,看大师的著作也是一种方法。
我常常向人谈到启发。我们读任何好的作品,那怕只是浏览,也都可以得到启发。我那些讲故事的短篇小说很可能受到屠格涅夫的启发写成的。
(《谈我的短篇小说》)
我喜欢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也喜欢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也喜欢屠格涅夫的《初恋》。每位作家的风格完全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读他们的文,我很感动,那种感动是没法儿说的,很长一段时间,文章里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让人难忘。
我写小说从来没有思考过创作方法、表现手法和技巧等问题。我想来想去,想的只是一个问题,怎样让人生活的更美好,怎样做一个更好的人,怎样对读者有帮助,对社会、对人民有贡献。
(《文学生活五十年》)
这样的想法很简单,也很朴实。现在有很多人写文是为了挣钱,我不否认我也有这样的想法。巴金先生的想法,让我自惭形秽。
五十年来我在小说里写人,我总是按照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按照我熟悉的人,按照我新眼看见的人写出来的。我从来不是照书本、照什么人的指示描写人物。
(《观察》)
要写人,得接近人,关心人,了解人,而且爱人。
(《描写人》)
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课本上的东西很有限。
我拿起笔写小说,只是为了探索,只是在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道路。我就是从探索人生出发走上文学道路的。
(《再谈探索——随想录三十八》)
我发现历史上好多名人当初并没有写作的想法,他们写文只是为了发泄。当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我第一次提笔写小说时,我只是“为了安慰我的寂寞的心,为了发散我的热情,宣泄我的愤怒。
自然我写小说时,我心中也不是空空的。我多少总算有一点计划;我先有了一些事情,后来便有一些人物。热情积起来成了一把火,烧着我的全身。热情又象一条被堵塞了出口的河,它要冲出去。
经过长久的内心斗争,我决定再拿笔写小说。这一次是人物、事情、地方一齐出现了。我把这一切组织起来,安排起来。人物是真实的,不过所谓“真实”在这里还有一个界限;我如果拿熟人做“模特儿”,我取的只是性格,我不取面貌和事实。
(《关于小说人物描写的意见》)
写作是生活中真的有触动自己的事情,才能写好。我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因为种种顾虑,一直没写。
根据我的写作经验,所谓技巧就是中国一句俗话:“熟能生巧,”
写多了,写久了就懂得怎样驾驭文字。“巧”就是避开、掩盖、弥补自己的缺点,突出自己的长处。
(《访问巴金先生》)
我说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是文学和人的一致,就是说要言行一致,作家在生活中做的和在作品中写得一致,要表现自己的人格,不要隐瞒自己的内心。
(《巴金谈文学创作——答上海文学研究所研究生问》
可能以后还会有读者来信问起写作的秘诀,以为我藏有万能钥匙。其实我已经在前面交了底。倘使真有所谓秘诀的话,那也只是这样的一句;把心交给读者。
(《把心交给读者》)
想写就写吧!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我不知道这是第几次听到这样的话了。印象中鲁迅说过,沈从文,老舍都说过。想想也对,每个作家的创作,生活,老师肯定都不一样。写了有好多篇大师谈创作的文,动笔写的却是自己。就好像大厨告诉你怎么把菜炒好吃,你记住了步骤,但是你还得自己炒,最后好吃不好吃,只有你自己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