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散文
读《我们仨》想起我的老父老母

读《我们仨》想起我的老父老母

作者: 漓沫晓儿 | 来源:发表于2019-04-08 23:51 被阅读3次
    读《我们仨》想起我的老父老母

    这本书收藏在微信读书暑假里快一年多了,但是每一次读完开头,就放起来了,不是说我不想读,而是每次读都有不一样的伤感。直到这次要写书评,才一字一句看完了,用了一天的时间,翻开便停不下来了。

    从牛津求学开始,杨绛和钱钟书二人便携手一路辗转,直到钱媛出生,从我们俩变成我们仨。

    不你不会的我都会,我不会的我也会安慰你,不让你操心,你每一次的“闯祸”我都会搞定,从此以后“我能行”就成了你最大的安全感,这是杨绛老师对于钱钟书的爱,都是包容和疼爱。

    三口之家,从国外到国内,从无锡到上海,到北京,经历文化大革命,也没躲过四人帮,被批斗,被驱赶下乡,可是无论怎样,都未曾再分开。

    钱钟书曾说:“此生只有死别,再无生离。”不管生活经历过多少艰难困苦,都未曾放弃过对方,一生陪伴,即是灵魂伴侣,又是患难夫妻。

    读着这本书,读懂了杨绛对于圆圆的担心与疼爱,哪怕圆圆已经是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牵挂和思念却一分都未曾减少。

    可能是因为年纪的增长,现在越来越能体会到,母亲对我的牵挂,读这本书,看到许多片段,好几次走神想起我的父母,想起妈妈和爸爸对我的牵心和期盼。

    我一个人在国外生活了七年,想必父母定是时刻挂心和担忧,有时候觉得这样对于他们来说有一点残忍。看着我长大,看着我走远,然后再心心念念盼望我回去。

    我一直觉得我已经是一个人大人了,从前一直不懂为什么妈妈对我总是不放心,直到读完这本书才渐渐明白,无论我多少岁,在父母眼里我始终都是他们的小孩。

    昨天看了一个泰国的公益情感广告《我今年三十岁》,影片里的父母从小女孩出生,到咿呀学语、蹒跚学步,一直都在说不要怕,有爸爸妈妈在。

    当女孩三十岁辞职想去尼泊尔的时候,父母却反对了,爸爸妈妈开始害怕了。怕她孤身一人,道路艰险。

    影片里的女孩最后还是坚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在父母送她去机场的路上,三人都在沉默,当她在机场转身向父母挥手告别的时候,从父母的视角里,她从来都不是三十岁的成年人,而依旧是那个背着小书包的小女孩。

    那一刻,我瞬间明白了父母对于子女的疼爱。无论何时在父母眼里,我们都是孩子。

    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怕你远走他乡孤苦无助,又怕拦住你的脚步让你失去梦想,怕你走远,又怕你走不远……这是一种又爱又痛的矛盾。

    杨绛老师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再好之物都比不过至亲至爱的亲情,真情志坚却抵不过生老病死,最后经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又经历失去陪伴一生的挚爱,虽然整本书没有一句话写过悲伤和痛苦。但是,质朴质简的文字里,藏着点点滴滴的痛。

    最后一句,我们散了,写尽了多少无可奈何的悲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们仨》想起我的老父老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tv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