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死一生——下

作者: 青年小圣 | 来源:发表于2017-09-06 19:43 被阅读14次

    吉人自有天相,虽然苏轼入狱蒙难由于小人作祟,但为他伸冤辩白的人更不少。这里有三个人要重点提一下:

    1、宰相吴充

    有一次他对皇帝说:“您一直效法尧舜二帝,看不起曹操,但曹操尚能容忍一祢衡,陛下您怎么就不能容忍一苏轼呢?”,这言下之意就提醒了神宗不能因为文字就降罪于大臣;

    2、王安石

    可能谁也没有想到,此时已经远离朝廷的王安石,对于他的这位昔日“政敌”,也给皇帝谏言,不要判苏轼死罪,告诉他:

    “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

    这令皇帝也没有想到,王安石是改革教父,在神宗心中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此这封书信对后来释放苏轼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3、曹太后

    宋神宗的母亲曹太后在临终之前对他说道:

    “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告诉皇帝可不要冤枉了好人,否则天理不容。

    连续多人的上疏直谏,对苏轼指正的证据不足,以及原本就对苏轼赞赏有加的神宗皇帝,此时心中的天平已经朝着有利于苏轼的方向的倾斜了。有一天晚上,苏轼正在牢房里边儿睡觉,突然进来一个小伙子,一言不发,带一小包袱扔到地上,直接就倒头便睡,苏轼一想可能是新来的犯人吧,没有理会,接着睡。等睡到四更天的时候,那新来的犯人把他摇醒来了,摇醒来之后就跟他说:恭喜苏学士。苏轼说何喜之有啊?这新来的犯人说:你只管睡觉,不用管事儿。拿起那小包袱走了。早上上朝的时候,这位新来的犯人就对宋神宗当面汇报,说苏轼昨晚一夜熟睡,鼾声如雷啊,中间没醒来过,除了我把他摇醒了,可见其:

    “心地坦然,并无瓜葛之事。”

    原来这个新犯人啊,是宋神宗派去观察检查苏轼的一个小宦官。

    就此,宋神宗判决此案,下诏:

    “朕之所治,虽非圣世,但朕决不以文字之罪杀人,更不会以文字为狱而累罪于天下文人,招致千古不绝之唾骂!”

    赦免苏轼,以“讥讽政事”之罪将其贬谪到黄州,充团练副使,但不准他擅离该地区,无权签署公文。至此,苏轼七月二十八日被捕,到十二月十九日皇帝下诏,历时近五个月的案件终于尘埃落定。这案件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狱受审。在汉代因官署内遍植柏树,故御史台又称“柏台”,而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乃称乌台。这便是北宋时期有名的文字狱案——“乌台诗案”。

    而苏轼也经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大的挫折,几乎丢掉了性命。这一贬谪,他的仕途及生活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那么苏轼是否因此就消沉下去?还是会继续我行我素奋笔疾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九)九死一生——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wp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