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家庭篇婚姻育儿亲子教育
盲目夸赞与恰当赞美效果截然相反,关键区别在于两点

盲目夸赞与恰当赞美效果截然相反,关键区别在于两点

作者: 有料家庭教育 | 来源:发表于2019-05-16 16:59 被阅读2次

01

今天放学回来,孩子带回来一张“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通知,要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任课老师。

孩子一开始想选择A老师,理由是:“这个老师经常夸我很棒,昨天还奖励给我一张公主贴画。”

正准备下笔填写的时候,孩子又犹豫了一下,说:“可是,我觉得还是B老师更好,我想选他。”

我问:“为什么呢?你好像不怎么提起B老师呀,跟我讲讲他怎么好了。”

孩子认真地说:“B老师的社会实践课,一周只有两节,我们不常见面,所以我提他很少。虽然B老师夸我们不多,但是每次夸人都很有道理。比如昨天我上台讲故事了,讲完他夸我说,‘这个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告诉了我们尊重朋友才能获得真的友谊。故事讲得也很有感情。可以看出同学在故事的选择和讲述的准备上都很用心。谢谢你的准备,让我们听到这么好的故事’。

“我觉得她说得很对,我就是花了很多心思选择了这本,而且这几天每天练习才讲得这么好的,下次我还要积极参加这个课的活动。”

我又好奇地问:“嗯,有道理。不过A老师好像经常夸你,你好像也很喜欢A老师,为什么不选他呢?”

孩子解释说:“虽然A老师经常夸我棒,但他不仅夸我棒,也夸别人棒,他也没说我怎么棒了,好像大家都没什么区别。我决定还是选B老师,我更喜欢他。”

孩子的解释让我小吃一惊。虽然她还说不清楚两种“夸奖”好坏在哪,但是却能明确感受到它们不同的力量。

老师们夸奖孩子,都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积极性,激励孩子能进步,但夸奖内容却对孩子的影响大不相同。

孩子用投票的方式,表达了哪种“夸奖”是有效的——“夸奖”不在多,而在“用心”和“恰当”

02

夸奖,需要和孩子情感联结,并中肯地反应孩子真实的情况,才能激励孩子进步。

流于形式、过于空洞的夸赞,不仅没有积极效果,反而会有副作用。

心理学家西格尔曾介绍过这样一个小女孩和实习老师的故事:

4岁半的萨尼在上幼儿园。她比较内向,做事犹豫,对社交比较谨慎,也缺乏胆量去尝试新事物。老师为了让妮妮更适应环境,也比较用心地为孩子创造条件。

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一棵倒掉的大树,形成了一座3米长的桥。很多孩子喜欢在上面走来走去,因为它除了可以带来乐趣,还有成就感。

有一次萨尼鼓起勇气,小心地从这一头到那一头。当萨拉从桥上一下来,在旁边的老师激动地夸奖他:“萨尼,非常好!你做得好极了!你是最棒的!”老师很大声地夸奖孩子,而萨拉则有点羞怯地低着头,勉强地笑了一下。

接下来的很长时间,老师希望孩子再多去尝试,但是萨尼没有了第一次那样的勇气再次走上去。

这样的夸赞有什么问题呢?

虽然老师对萨尼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是并没有真正体会和表达出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说,这种言过其实的夸赞只是表达了老师自己的兴奋,不会对孩子产生鼓励作用。

孩子的真实感受是什么呢,她其实是鼓足了很大的勇气,冒着很大的风险,怀着紧张、忐忑和期待的心情去尝试。她做到了,但不一定做得很好,应该也不是最棒的。

老师的评价过于“沉重”或“夸张”,反而成了孩子的负担,她会认为:“我其实没有这么厉害,也许我以后再也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了,说不定下次我再上去可能会掉下来,我还是不要再试了。”

对于孩子来说,要持续表现“出色”,并不是一件易事。

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中肯的评价,帮助孩子把感受和真实的成绩联系起来,从而对自己所做的努力进行反思,巩固自己已有的进步,并有勇气再进步一点点。

比如可以这么说:“萨尼,我看到你小心地挪着脚步走完了整个‘桥’。你可能有点害怕,但你做到了!这是你第一次尝试,而且你坚持走完了,你很棒!现在你开始相信你自己了!”

03

夸奖的内容,要让孩子感受到事情是可以由自己掌控的,否则孩子会越夸越“弱”。

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曾做过一项追踪研究:研究对象为五年级的孩子,研究内容是不同的“夸奖”会给他们的行为带来什么不同的影响。

研究人员首先让孩子们参加一项几乎都能出色完成的简单智力拼图,并在告知分数的时候,对每个孩子表达一句“夸奖”。这些孩子被随机分成两组,一组被夸奖“智商高”,比如:你很聪明,所以成绩很好;另一组则被夸奖“够努力”,比如:你表现得很努力,所以完成得很出色。

随后,两组孩子参加第二轮难度不同的测试——可以自由选择一种较难的和另一种较简单的拼图测试。结果,被夸奖“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难度大的;而被夸奖”聪明“的则大部分选择了简单的测试

为什么会这样?德韦克认为:被夸奖聪明的孩子,为了保持“聪明”的评价,不愿意冒做错的风险。

接下来孩子们要面对同一种难度很高的测试——相当于初一水平的题目。两组孩子面对“难题”,反应相差巨大:被夸奖聪明的孩子,考试过程中一直很紧张,做不出题就很沮丧,害怕失败;而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则一直努力尝试不同的方法,对于失败,认为是自己不够努力。

接着进入最后一轮——做和第一轮一样简单的测试题。结果出人意料:被夸奖努力的孩子,分数比第一轮提高了30%,而被夸奖聪明的孩子,分数反而下降了20%。

研究认为:被夸奖“努力”的孩子,会认为成功取决于自己,所以他们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努力去获得成功;而被夸奖“聪明”的孩子,相当于被告知成功与否不是你能掌控的,因为“聪明”这种天赋是先天注定的,所以当他们面对困难时,往往会被这个观念束缚,既害怕失败而失去“聪明”的光环,但同时又认为努力没用而不作出努力

当孩子看到能通过自己可控的努力做得更好时,孩子会把关注点落在努力的过程上,而不是只关注结果,或面对困难觉得自己无能为力。

04

心理学家西格尔说:“孩子需要接受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要与他们的内在心理感受和外在经历相一致。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构和谐的人生。”

这种“适当的评价”是科学的赞美,是有效的鼓励。

它既“中肯而具体地反应孩子的感受和努力”,又“体现出事情是通过努力可以掌控的”;不仅能肯定孩子的做的好的地方,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而且能引导孩子反思过去,更好地解决问题

有个爸爸学习了有效赞美孩子,在父母课堂上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段时间孩子有两次考试不太理想。

第一次回来,我们分析原因,发现因为没有足够的练习,有一些知识点掌握不牢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第二次差0.5分得优,而有1分扣在书写不规范上。

回到家,她有点沮丧地说:“爸爸,这次还是得了良。”

我看了一下卷子,对孩子说:“看得出没有得到优,你有些难过,因为你这段时间确实每天都复习预习练习了。但是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你也确实已经有明显的进步,这一点你应该高兴呀!”

“对于试卷,我发现除了有一些基础知识还需要继续巩固,还有1分是因为书写不规范扣的。不过书写不规范,也是基本功不太扎实的一个表现。好在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练习做得更好的。爸爸看到了你的努力和进步,而且相信你通过努力,会做得更好!”

第三次考试,孩子得了“优”,她很高兴地和爸爸分享,并总结出一个道理:只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平时多练习,对知识点掌握牢固了,就能做得又快又准确。

最后这位爸爸总结说:

得“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孩子这个从自己的经历中得出的这个信念,会帮助她更自信和勇敢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这才是作为父母的我们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夸奖孩子要达到的目的。


本文为有料家庭教育(公众号ID:youliaojiating)原创,欢迎转发和分享!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图:来源网络)

相关文章

  • 盲目夸赞与恰当赞美效果截然相反,关键区别在于两点

    01 今天放学回来,孩子带回来一张“我心中的好老师”评选通知,要求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任课老师。 孩子一开始想选择A老...

  • 截然相反

    晚上散步,郭老师发出感叹:准备考驾照了!有车不会开,就像有腿被绑住了一样! 咦?前年建议组团考驾照,...

  • 截然相反

    截然相反 有人问 你觉得那个人 正常吗 我想了想 问 你觉得我 正常吗 他说的那个人 在很多事情上 刚好跟...

  • 读《人间词话精读》二

    造境与写境,在诗歌有李白和杜甫的区别,在绘画有达利和塞尚的区别,在电影有宫崎骏与贾樟柯的区别。这是两种貌似截然相反...

  • 【正奇说:】第672期:成交环节的七大执行步骤

    销售的关键在于成交,成交的关键在于收款!做销售一定要记住这两点,否则就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不管你是通过首次交谈...

  • 溺爱不等于爱

    爱与溺爱的区别就在于理智与盲目的分别! ――题记 我不知道光是中国这样,还是有的国...

  • 晨语问安2022年2月12日

    『晨语问安2.12』真行真动得真效,假做假为谋假绩。一字之别,意义截然相反,效果天差地别如同:真与假、实与虚等。一...

  • 晨语问安2022年6月22日

    『晨语问安6.22』主动与被动,一字之差,千万之别。不同的态度,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途径,得到截然相反的效果。主动驱...

  • 禁用COOKIE后SEESION;多台web服务器如何共享SES

    Session与cookie功能效果相同。Session与Cookie的区别在于Session是记录在服务端的,而...

  • 恰当的赞美

    在我们平常的销售中肯定少不了赞美顾客,但是往往有很多人把握不好这个度,过度的夸赞会让顾客反感。 赞美顾客要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盲目夸赞与恰当赞美效果截然相反,关键区别在于两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qzi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