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读《随园诗话》(70)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7:35 被阅读61次

       卷二(二〇)

        阮亭先生,自是一代名家。惜誉之者,既过其实;而毁之者,亦损其真。须知先生才本清雅,气少排奡,为王、孟、韦、柳则有余,为李、杜、韩、苏则不足也。余学遗山,《论诗》一绝云:“清才未合长依傍,雅调如何可诋娸?我奉渔洋如貌执,不相菲薄不相师。”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的诗人、文学家。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及第,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王士祯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排奡,汉语词语,读音为 pái ào,释义:1、刚劲有力;豪宕。例:唐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贴力排奡。”2.指骄纵;傲视。例:清黄宗羲《钱忠介公传》:“未有一切大臣听命於武夫之恣睢排奡。”(按:现在网络上不少电子书将“排奡”写成了“排异”。)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诋娸,汉语词语,音dǐ qī ,意思是毁谤丑化。例:《汉书·枚皋传》:“故其赋有诋娸东方朔,又自诋娸。” 颜师古注:“诋,毁也。娸,丑也。”(按:网络上有将“诋娸”写成了“抵谟”的,注意纠正。)

       貌执,指以礼相待。《荀子·尧问》:“貌执之士者百有余人。” 杨倞 注:“执,犹待也,以礼貌接待之士百余人也。”

      本人翻译:

       王士祯先生,自是一代名家。可惜的是,赞誉他的人,言过其实;而诋毁的人,则贬损了他本真的一面。我们必须知道,王先生的才情本属清雅一路,气魄欠缺刚劲矫健,其诗词与王(维)、孟(浩然)、韦(庄)、柳(永)相比则有余,与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相比则不足。我学着元好问的样子,写论诗一绝:“清才未合长依傍,雅调如何可诋娸?我奉渔洋如貌执,不相菲薄不相师。”

         按:有关翻译中对应的诗人,是本人根据自己对他们作品的了解而自行安排的。未必正确,仅供参考。

       真老实人言:

       本条是袁枚对清朝诗人王士祯的一个评价。同时,对与自己创作理念不同的大师应该采取何种态度的问题给出了答案:不相菲薄不相师。袁枚的这种态度,很值得当代的诗人学习。党同伐异,门户森严,甚至由诗歌创作意见不一发展到影响工作生活,真是令人痛心。文人相轻,古已有之。而现在写格律诗的人已经是很小众化了,人已不多,相煎何急?

另:有关袁枚论诗的绝句,有不同版本。

《随园诗话》卷二:

清才未合长依傍,雅调如何可诋娸。我奉渔洋如貌执,不相菲薄不相师。

《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七《仿元遗山论诗》三十八首之一: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相关文章

  • 袁枚撰写并亲书的《恭祝丽川中丞大人诗》

    因为硬读《随园诗话》的缘故,对《随园诗话》中涉及的诗文、人物、典故多有浏览。 随园诗话》卷一载:“咏...

  •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硬读“《左氏》:郑伯享赵孟于垂陇,七子赋诗”小记 ——《随园诗话》随读随写(6) 《随园诗话》卷一:《左氏...

  • 硬读《随园诗话》(70)

    卷二(二〇) 阮亭先生,自是一代名家。惜誉之者,既过其实;而毁之者,亦损其真。须知先生才本清雅,气少排...

  • 硬读《随园诗话》(9)

    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

  • 硬读《随园诗话》(3)

    卷一 一(上) 古英雄未遇时,都无大志,非止邓禹希文学、马武望督邮也。晋文公有妻有马,不肯去齐...

  • 硬读《随园诗话》(2)

    《随园诗话》,清代袁枚的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是一部有为之作,有其很强的针对性。 袁枚(1716-179...

  • 硬读《随园诗话》(5)

    二 《随园诗话》原文: 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

  • 硬读《随园诗话》(4)

    卷一 一(下) 《随园诗话》原文: 鄂西林相公《辛丑元日》云:“揽镜人将老,开门草未生。”《咏怀...

  • 硬读《随园诗话》(7)

    四 《随园诗话》原文: 于耐圃相公,构蔬香阁,种菜数畦,题一联云:“今日正宜知此味;当年曾自咬其根。”鄂西林...

  • 硬读《随园诗话》(6)

    三 《随园诗话》原文 前明门户之习,不止朝廷也,于诗亦然。当其盛时,高、杨、张、徐,各自成家,毫无门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硬读《随园诗话》(7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ec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