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一节六年级的古诗教学课,上的是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老师的语文素养比较全面,孩子们的配合也非常紧密,但是我却感觉教师过度想展现自我的素养而忽视了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有些环节没有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下面一起来看看一个环节的设计:
在导入课题以后,老师先是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再指名三个学生进行了朗读,接着老师示范朗读了一遍,与孩子们的朗读不同的是,老师采用的是吟诵的方式,注重了朗诵时“平长仄短”的规则,然后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又指导学生根据“平长仄短”的原则进行自由吟诵、指名展示、老师领着吟诵、辅以手势吟诵,最后再进行齐诵。
说实话,老师自己的吟诵水平很一般,因此我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为了弄明白这一点,下课后我跟上课老师就这个问题进行了交流,她告诉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环节,一是想让孩子们了解“平长仄短”的规则,二是课题研究的需要。她这样的回答让我挺意外的,我没有想到我们的教学设计不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是为了课题的需要。
我不知道她们研究的课题是什么,但是单从想要学生了解吟诵的规则这一点来说,我以为,也不是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于是我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让学生了解吟诵的规则?”老师显然自己也没有想好:“就是想要他们知道平长仄短啊!”我继续追问:“他们为什么要知道平长仄短?”老师有些回答不上来了,想了一会儿说:“想让孩子们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我又追问了一句:“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可以有很多方法,为什么选择吟诵呢?”大概因为她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她有些不知道怎么回答了。
其实,我挺理解她的,平心而论,吟诵确实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韵律美,另外,前几年曾经掀起过一阵吟诵热,很多人在教学古诗的时候都会用上“平长仄短”这个规则来带着孩子们吟诵古诗,以此来体现紧跟时代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但是我以为,无论怎样的教学设计,最终指向的应该是学生的学习,而不应该是顺应潮流或者体现教师个人的教学观念。
如果真的要通过吟诵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我以为应该这样来设计:在学生自由朗读、全班齐读和个人展示朗读以后,播放吟诵名家的吟诵音频或者视频,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并且谈谈自己的感受,相信通过听名家的吟诵,学生能比较深刻地感知到古诗的韵律美,然后再让学生来学一学名家的吟诵,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适时地介绍“平长仄短”的规则,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吟诵。因为有名家的吟诵作铺垫,学生的感受会比较深刻,学习的欲望也会比较强烈,这个时候的学习就非常自然,而且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点上,学习的效果也会比较好。在学生简单学过以后再次播放吟诵音视频,引导学生边听边感受吟诵者表达的感情,这样,将古诗的吟诵与诗的情感链接起来,这样的吟诵才能打动人,也能给学生以美的感受与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