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苑谈写作国学与传统文化
“乱”字写景见情趣——白居易诗中的“乱”字赏析

“乱”字写景见情趣——白居易诗中的“乱”字赏析

作者: 王传学 | 来源:发表于2017-08-02 12:57 被阅读100次

    “乱”字写景见情趣

    ——白居易诗中的“乱”字赏析

    王传学

    “乱”字是个平常的字,意思是没有秩序和条理,混乱、杂乱的意思。古诗中常用作贬义。如唐代诗人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的颔联: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意思是: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用“乱飐”“斜侵”,形象地写出狂风暴雨对美好事物的摧残。

    不过,在一些诗词中,诗人用“乱”字写景状物,别有一番天然情趣。

    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写了两首咏西湖春景的名作。

    先看写于长庆三、四年间春天的《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颔联写莺燕争建新巢,展现了西湖早春的勃勃生机。颈联写西湖的花繁草浅,透露出西湖欣欣向荣的景象。

    写花而言其“乱”,乃至要乱得迷了赏花人的目光,在旁人的诗句中,很少有这种写法,而这种独到的感受,却正是诗人在欣赏西湖景色时切身的体验,五颜六色的鲜花,漫山野地开放,在湖光山色的映衬下,千姿百态,争奇斗艳,使得诗人简直不知把视线投向哪里才好,也无从分辨出个高下优劣来,只觉得眼也花了,神也迷了,真是美不胜收,应接不暇。

    再看作于诗人卸杭州刺史任之前夕的《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一体。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群山环绕,参差不一,湖上水面平展;排排青松装点着山峦,如重重叠叠的翡翠,皎洁的月亮映入湖心,像一颗闪光的珍珠,这是多么诱人的美景呵。

    写环绕西湖的山峰,用“乱”字修饰,写出了山峰随意排列、参差不齐的特点,有一种自然天成的情趣。

    元和十一年白居易在江州写了一首《南湖早春》: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首联描绘了一幅清新明澈的画卷:暖风吹回,云彩散开,雨止天晴,尤可喜的是太阳的返光回射湖边,一切显得温暖而又明亮。接下来两联诗人妙笔点染湖上景物:山杏初发,诗人以“乱点”见其自然情致,苹叶新生,诗人用“平铺”示其生长情景,各极其趣,“乱点”、“平铺”亦都使原本静止的事物有了动感,让人仿佛看到春天不断生长的力量。说黄鹏“语未成”尚属常见,谓白雁“飞仍重”则是诗人的创造,一“重”字活画出了早春白雁难以奋翅高飞的情态。春光明媚,诗人绘影图形,也不忘着色。山杏与水苹的“碎红”、“新绿”交相辉映,白雁、黄鹏为春光增了色彩,亦使得画面添了动感,传出声音。诗人所描绘的鄱阳早春,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视觉、有听觉,还有触觉,给人以全方位的整体感受,让人看到多姿多彩、生趣盎然的春天画卷,这实也离不开诗人对诗歌语言的锻炼,对谋篇布局的推敲。

    句中用“乱点”,将杏花随意开放、随处点染的神态活画出来。“乱”并非杂乱、零乱,而是自然、随意。诗人写西湖春景时亦说“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乱峰围绕水平铺”(《春题湖上》),都从“乱”中见出天然情趣,毫无人工的矫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乱”字写景见情趣——白居易诗中的“乱”字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ie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