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看过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觉得很实用,很有道理,就又买了本送给我哥,结果他大学读完,那本书都没有翻开,我那时候不明白为啥我觉得这么棒的书,他竟然不看。
看了《精进》后,我算是明白了。知乎大神的书,kindle商店上写的是千万人强烈推荐。每个人的经历不同,造就了三观的不同,如果这本书在05的时候被我看到,我估计会把它当做武林秘籍好好学习,但现在我的行为,做事方法已经成型了,就不会再去按照人家给的多好的方法来。
成功,就是做最好的自己,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作厉害呢?
只能说一点,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观点,三观成型这本书就不用翻开了。
如果你正在寻找怎么学到更多,或者想送工具书给弟弟妹妹,这本书完全可以。
里面很多东西都很有用,和智者对话。
可能看了《毅力》之后,让我能正视这本书,之前带着偏见在看,觉得这本书不外乎就是在表达自己有多厉害,看到最后证明了我是一个多么肤浅的人。
能学到东西的书都是好书。
我喜欢里面的两句话: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当你手里只有一把铁锤时,看什么东西都是钉子。
书里提到的半衰期,ps图层处事方法,T字型人才,兴趣爱好,平衡工作和生活是很不错的。
如何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
-
减少被动式休闲的比例,全神贯注地去玩。我们从闲暇中获得放松和满足的程度并不取决于闲暇时间的长短,而是取决于质量。
-
找到并保持至少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 核心思考区间的工作不可中断
拿到一个任务后,务必要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先去做哪些周边的打扫工作。写作这一节,我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一张A4纸和一支笔,让自己进入纯粹的专注的思考状态,来设计它的架构。设计完成后,我吃了一顿晚饭,看了一集美剧,这个写作的中断并没有让我担心,因为我知道尽管我还没有在电脑上敲入一个字,但这部分其实已经写完了。
2.对不同认知类型的工作分层处理
在本书写作中很多张姐是配图的,那么如果按照一般的顺序写作方法,在写到需要用图的地方我应该把文字停下来,着手画图。但我的做法是,写文字的时候就一路写下去,对于需要插图的地方,只是记下位置标记和特征要点,带到一整章节写完后,我才返回去加上插图。这样做的效率显然比一会儿写东西一会儿画图更高。
- 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事实上,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
及时反思,梳理反应链和意外现象
乔哈里窗格:在日常的人际沟通中,意中人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也知道,所以在谈话中不会做太多的背景解释,结果给对方的理解造成障碍;另一种人可能习惯认为“我知道的”应该你都不知道,于是会把谈话变成单方面的灌输甚至炫耀,结果给对方造成不快。
一个人就那么点时间,那么点精力,如果每件事都追求完美,那么结果就是没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到完美,所以要想一丝不苟地做事,把事情做的完美,就必须进行取舍。选取一件你认为最重要的,对你来说最有价值的事,兢兢业业地把它做精、做细、做好;而其他次要事情,用气十分的标准去完成就够了,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则能不做尽量不做。
“目标悬置”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把你的目标停下来,放一放,这个“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在这个停下来的时间(比如几天、几个月甚至几年),你可以休息放松,也可以去做完全不同的事情,等到时机成熟时,你又可以重新开始。比如在设定的一年中,拿十个月全身心工作,余下的两个月时间来发展自己的爱好。或许周期更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再去工作。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比较大胆,但是不少人已经在尝试了,它未尝不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方法。
关于目标:
-
使远期未来的目标更具体化、情绪化和可实施。减少对价值和意义的强调,不要一个劲地担忧目标没有完成怎么办,而是应该多思考实现目标的具体途径,把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去做”上。
-
降低近期未来中“非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添加挑战的难度。甚至可以采用高一些极端措施,如删除电脑上的所有电影、游戏,把手机换成非智能机,把微信卸载,可能有人会说电影删了可以再下载,手机换了可以再换,微信卸了可以再装,这个方法有用吗?有用。因为虽然可能出现反复,但是这种反复会使得原来简单且惯常的替代性行为变得更麻烦了,逃避的便利性大大减少,这便增加当事人转而去学习的可能性。
读书和生活密不可分,书里的东西你能和生活结合,能思考,那这本书你就是没有白看的。
这是2月份的第二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