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柴解《论语》——对答子贡

柴解《论语》——对答子贡

作者: 塞北航 | 来源:发表于2020-07-11 15:48 被阅读0次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这是一场经典的师生对白,一个自觉学而有成的弟子得意地对师傅说:师傅,我觉得人要做到处于贫困之时也能够不卑不亢,不谄上,变得富贵的时候不目中无人,不骄纵,您觉得这个人是不就算是君子了?这是不是就是一个人做人的境界啊。

    孔子作为杰出的教育家,首先对弟子的正确认知给予了肯定:可也。不错不错,这样理解已经很不错了。可回头又给弟子上了一课,你说的虽然不错,但还可以更进一步。如果一个人贫穷,但他不以物质的匮乏为苦,安然若素,并从其中还能体会到乐趣,而当他富裕之后,不但没有娇纵,还开始学习并运用礼仪,这样的人才能称得上君子啊。你看,是不是境界比你刚才又高了一点点啊。

  子贡受教之后,用《诗》中的切磋琢磨来赞扬了老师的学习态度和精神。这个马屁孔子也是十分受用,他也又一次肯定了弟子,子贡啊,你终于可以开始学习到《诗》中的精髓了,可以做到举一反三了,告诉你之前的事情就能做思考和判断了。

    孔子能做到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因材施教实现教学相长是其最伟大的教育方式。对于弟子独立思考的结论,孔子首先肯定他的结论,这是对于认真思考的激励,但对于其没有想到的地方,又能给以指导,让他明白差距。而子贡显然从中收益,马上想到以后做学问应当细致思考,从外及内,由表及里,从现象去总结其背后的规律,如果再进一步,就是从学问中去领悟道,学习之道,做人之道,甚至治世之道。所以孔子的伟大无庸讳言,正是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实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师生关系,学问才在传承中不断向前,创新也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章

  • 柴解《论语》——对答子贡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

  • 柴解《论语》—子贡问君子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善于言辞的子贡问孔子:如何才能成为君子呢?孔子很注意对学生德行的...

  • 柴解《论语》——子禽问子贡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

  • 柴解《论语》——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

  • 柴解《论语》——贤贤易色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

  • 子罕第九13-18

    半解《论语》“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子罕第九9.13 子贡曰:“有...

  • 柴解《论语》——君子食无求饱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又一次提到了君子,这次...

  • 柴解《论语》——信近于义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在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中,信和义...

  • 柴解《论语》—子夏问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继子游之后,子夏也来向老师请教...

  • 柴解《论语》——学而不思则罔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在这里进一步强调了学与思的关系,从温故知新的反面阐述了学思结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柴解《论语》——对答子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rji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