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之后美国缅因州国家训练实验室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并发布了「学习金字塔」报告。
报告称:人的学习分为「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两个层次。
被动学习:听讲、阅读、试听、演示,学习内容的平均留存率为5%、10%、20%、30%。
主动学习:通过讨论、实践、教授给他人,能将原来被动学习的内容留存率,从5%,提升到50%、75%和90%。
那么,同样的学习,专家和一般人到底区别在哪里?
一般人都在处在被动学习的阶段,喜欢输入,80%的时间在做只能吸收5-10%知识的听和读。现在知识付费这么火爆,大部分的形式是能够让人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进行的听和读,时间不长不短的音频,文字不长不短的微信。为什么是这样的形式?一是满足了大家“我在学习”的心理需求,勤奋的感觉好喜欢;一是满足了大家“不用动脑”的身体需求,走捷径的感觉好喜欢。
专家在做什么?专家们喜欢输出,80%的时间在做能让自己有70-90%知识的留存的实践和传授给他人。专家在某个领域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将自己的知识教给别人,高强度、高质量的输出,在这个过程中能力指数级提升,而不是停留在来的水平。
成为专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是听一听、读一读就可以的,重在输出,而且是高质量的输出。如何做:
第一, 保持大量的输入,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持续不断的输入;
第二, 找一个靠谱导师,带领坚持输出;
第二, 寻找相关领域的社群与大咖们交流,在社群发声;
第三, 成为社群的意见领袖,像剽悍一只猫那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