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星点灯,游子归心,黄柿澄澄,以遗双亲。
眼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稻田。秋意正浓。稻香在静谧的夜中酝酿。星辉斑斓,蛙声一片,微风轻拂,悄悄传递着丰收的讯息。‘稻花香里说丰年,去蛙声一片’,不就是这情景吗?
忽然,在这稻田中间的田垄中,闪过一个极快的身影,似乎御风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梭其中。所行之处,稻叶摇曳,撒落下几粒饱满的谷子。滚落在草丛之中,躺在柔软的泥土上,甜甜睡去,那身影在星辉下显得是那么的苍白,那么的单薄。看不清脸,双手相扣,胸前怀揣着两个黄澄澄的大柿子,大拇指互相摩挲着,双手长了许多茧。柿子如同两只橘黄色的小灯笼,发出柔光。一直向前,向前,坚定心中的信念。
穿过稻田,来到了一片玉米林,尽管玉米叶的边缘如刀刃般锋利,割着他的脸和裸露的手臂,划出一道道狭长细小的血口,沁出小血珠,他脚下的步子却依然没有减缓,反而听见玉米叶拍打的啪啪声更急了。仰起头,望见远方的灯火未熄,大步向前,近了,近了,就是这间小木屋。
他扯了扯衣衫,擦了擦脸上的血和汗,轻轻推开记忆中的那扇门,与梦中的是那般相似,“吱嘎”作响。微弱的灯光一闪一闪,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扎新年时穿的布鞋。父亲靠着破旧的木桌打着瞌睡,时不时咳嗽几下。熟悉的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得到压岁钱的喜悦,几角几分,还记得父亲那年带他去镇上逛集市,那个手摇鼓,历历在目。“儿子,回来了,我今早还和你父亲念叨着你呢”,苍老的话语间抑制不住的欢喜,母亲放下手头的活,轻轻将父亲拍醒,迎向儿子。父亲也顿时瞌睡全无,浑浊的眼睛无言的望着儿子,作势要打却又放下巴掌。“父亲,母亲,儿子回来了,不孝的儿子回来了”,他边说边唏嘘着,将握着很久的柿子递给母亲,因为他知道母亲最爱吃的便是甜甜的柿子,还记得小时候,屋后那座山上有一棵大柿子树,每当金秋十月,日落西斜,他都会爬上树梢摘上几个尝鲜。可中学没毕业就外出流浪,从未踏进家乡一步。一起过个年吧,今年。
迸射出温情,柿子上的余温再次延续。
烧火添柴,土灶是全家人温暖的心脏。一家人围坐在木桌之前,吃着幸福的饺子,玻璃上,前半夜有条条清汗,后半夜有花色奇艺的雾珠。
记忆中总是有一扇门,几多留念几多梦。
柴门,夜归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