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庆幸自己在年少的时候就喜欢读所谓的课外书。
那个时候写书的人,没有这么多,出书是一件很郑重的事情,自己所接触的大多也是散文和诗歌,文字里有灵魂、有温度。
诗歌多是非常有名的诗人,比如北岛、舒婷、海子、食指、雪莱、普希金、莎士比亚……
散文除了席慕蓉,有印象的作者并不多,更多的是美文合辑。
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书往往是我们年少时读的一些书,现在,越长大越明白,它的力量多半不缘于它自身,而缘于它介入我们年龄的那个时机。
它就是那么深深地嵌入,直至影响一生。
2
我在阅读中,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式。
上学时,成绩并不好,是非常不好的那种,校园、家庭、在现实世界里无处可逃,只有在课外书的麦田里,才能做自己的守望者。
一个人受一些书的影响,就像是受一些人的影响,它是一种自我发现,是心灵沉睡已久的东西被唤醒,是一种共鸣和抗争。
但我们需要这样一种介质去承载,这便是文字的力量,在如此芜杂的世界,通过文字里的灵魂和温度,无非是给自己一个肯定。
肯定我们以为自身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片刻离开过自己,这就是在命运之河泅渡的人心里的岸。
3
在泅渡的过程中,会有风和日丽,但更多的时候是乌云密布、狂风骤雨。
读中学的时候,我在写诗,一直写到大学,从博客、写到微博、写到QQ空间,平台在变,心路似乎一直没变,一直写到工作最初的时期。
偶尔会有同行的人共渡一程,但最终还是要完成心灵的自渡,夜里面对河水苍茫、星空浩瀚,只剩一腔孤勇,一管热血。
有些事情,是无法忘记,也无法放弃。
命运辗转,毫不退让,只要心里有岸,就有持续向上的信仰。
余生且长,迈出脚步,只要眼里有光,就有坚定前行的力量。
“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像穿刺一般,照见心中的月亮。
岸,是永不消失的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