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小苹果”,大人小孩都会唱:“你是我的小丫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可是爱真的不嫌多吗?
不肯放手的妈妈,惹来多少孩子的嫌弃和厌恶。密不透风的关怀压抑了多少追求自由的灵魂。当孩子发反过来责问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为什么不能给我一点空间和自由?”妈妈伤心太平洋:“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为何换来的却是埋怨?不知好歹不懂感恩”,她们困惑,因为她们是当局者迷。
孩子倒了,您火速救援关怀备至;孩子不吃饭您焦急万分穷追不舍;孩子想爬高,您说危险的事儿绝对禁止;孩子亲近大自然,您说到处是细菌;孩子受了委屈你替他出头;孩子犯了错误您帮他扛着。。。您爱的面面俱到、毫无保留,但这能就说明爱孩子的程度很深吗?那孩子呢?您倾尽所有想给的,都是他们需要的吗?你想传递的是爱的信号,而孩子能接收和接受多少?当孩子出现了一系列令您百爪挠心的问题的时候,您有没有意识到其实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有可能是您“忘我的付出”造成,是家庭的过度保护造成的。
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主要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办代替,令另一方面是过分的控制(限制自由)
包办代替,剥夺了孩子尝试与错误的一系列亲身体验,长大后适应社会发生困难。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比条件反射更基本,因为没有神经系统的单细胞动物也有这种学习行为。可是很多人忽视了这种学习的重要性。幼童相当部分行为中的错误,通常只是达不到目标,却并无危害。如果不加限制,也不包办代替,幼童将继续实践,通过尝试错误,使得行为日臻有效。如果加以限制或制止,尤其是给予惩罚,幼童将不再尝试,这就阻碍了适应性行为的发展。桑代克提出了“效果律”,是指一个动作,如果跟随一个满意的变化,那么在类似的情景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反之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那么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包办代替的父母完全代替孩子做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技巧,反而培养孩子的依赖心理。
还有一种过度保护的方式,就是过度控制,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控制,对孩子频繁的发出指令、指示和禁令,如,不许淘气、不许闹、不许跑、不许跳、坐着不许动……没完没了的指责和纠正。
过分保护,会对孩子造成一系列的不利影响,比如独立生活能力差,社会化不足,性心理不成熟,自我中心,不负责任的行为,两价性依赖。这六个部分,可以总归结为一点,就是社会化不足。这是就童年而言,到了青年期,则表现为社交无能,缺乏社交动机,过分害羞,见了生人感到无话可说,不知所措。过分保护造成童年的社会化不足,是一种严重的情况,因为童年的社会化,也就是健康性格雏形的发展形成过程。美国精神病学协会,给儿童制定的社会化不足的诊断标准,很有参考价值,如果五条中,符合其中一条或者,一条也不符合,就是社会化不足:
一,至少有一位同龄朋友,且友谊维持至少六月之久。
二,在看不到有什么即时的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
三,做错了事造成明显的后果,但并未被人发现时感到难过或后悔。
四,别人做了对他不利或有损的事,能够原谅而不指责别人,也不告状。
五,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与快乐,为别人生日、考试优秀、获奖等感到高兴,主动向别人祝贺。
在旁观者看来,过分保护的事实和害处,是容易看清楚的,道理也不难懂,但实施过分保护的母亲,却毫无自知之明,也听不进别人的忠告,因此过分保护得不到矫正,通常孩子发生了明显的情绪行为障碍,或者母子矛盾尖锐化,这时才求助于心理咨询专家或其他专家,问题首先在子女身上暴露出来,根子却在父母。
那么过分保护的根源在哪里?一般来说,过分保护主要来自母亲,父亲常是协从者。过分保护的母亲大多是本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人。这种母亲,有被爱的渴求,而他们的对丈夫主动的爱就不足,因此,将爱的需要转移到孩子身上,他们渴望从孩子那里得到爱,似乎只有孩子,对他们的忠诚,、幸福一刻也不离开,才能制止他们感情上的饥渴。还有些母亲有强烈的不安全感,他们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了孩子身上,时刻为孩子的安全焦虑,这当然也容易导致过分保护,此处的转移是一种投射,母亲把自己的不安全感的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有的母亲有强烈的占有欲,除了占有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满足,而如果名利权势等等占有似乎没有什么希望,他们也只能把占有对象的对象转移到孩子身上,而这种转移,只是母亲自身的一种防御方式而已,更是与爱无关。
一个足够好的母亲,首先应该是一个自爱的人,一个自爱的女人,然后才是一个母亲,满足了自爱,溢出来的那部分爱,才是没有渴求的爱,才是给孩子的自由的可以呼吸的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