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军的最高司令官艾森豪威尔,因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开始的诺曼底登陆而名扬四海。
艾森豪威尔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州,之所以从军,并不是因为喜爱军人这个职业,而是家境贫寒,兄弟们都没受过高等教育,故而免费进入西点军校的机会,让艾森豪威尔不愿放弃。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艾森豪威尔从西点军校毕业,获少尉军衔。他创办了美国陆军的第一所战车训练营,28岁就成为少校军官。
巴拿马地区司令康纳少将看中了这位年青人军事才华,保送他进入陆军指挥参谋院受训。艾森豪威尔学习认真,训练刻苦,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
日本偷袭珍珠港后,马歇尔电召艾森豪威尔速回华盛顿任职,因为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
艾森豪威尔熟悉菲律宾和太平洋地区。艾森豪威尔注意到,当美国朝野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太平洋战场的时候,罗斯福和马歇尔却把欧洲战场放在了优先的地位,这也是他赞同的战略观点。
不久,艾森豪威尔出任北非战场盟军总司令。在这之前,他从未单独指挥过作战,然而他就任后的第一次重大使命却马到成功,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进展顺利。艾森豪威尔因此名声大振,又出任了北非和地中海盟军总司令。
艾森豪威尔在指挥盟军进行北非、西西里岛和意大利作战中,坚定、果断,而且对部署充分信任。虽然当时布鲁克、蒙哥马利等人曾看不起艾森豪威尔,不时还发出一些尖刻的批评,但艾森豪威尔却不计较,努力使英美合作成为现实。1944年,艾森豪威尔晋升为五星上将,全权指挥诺曼底登陆,并取得胜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天,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在法国的某地乘车返回总部,参加紧急军事会议。那一天大雪纷飞,天气寒冷,汽车一路疾驰。
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途中,最高统帅忽然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路边,冻的瑟瑟发抖。他立即命令停车,让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询问。一位参谋急忙提醒说:“我们必须按时赶到总部开会,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其实连参谋自己也知道,这不过是一个托辞。
他坚持要下车去问,他说:“如果等到警方赶来,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就冻死了!”经过询问才知道,这对老夫妇是去巴黎投奔儿子,但是汽车却在中途抛锚了。在茫茫大雪中连个人影都看不到,正不知如何是好呢。他听后,二话没说,立即请他们上车,并且特地先将老夫妇送到巴黎儿子家里,然后才赶回总部。
艾森豪威尔,战场中的善举!
此时的欧洲盟军最高统帅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俯视被救援者的傲气,他命令停车的霎间,也没有复杂的思考过程,只是出于人性中善良的本能。然而,事后得到的情报却让所有的随行人员震撼不已,尤其是那位阻止最高统帅雪中送炭的参谋。
原来,那天敌军的阻击兵早已预先埋伏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敌军统领那天认定盟军最高统帅死定了,但阻击却流产了,事后他怀疑情报不准确。他们哪里知道,最高统帅为救那对老夫妇于危难之中而改变了行车路线。
历史学家评论道:欧盟军最高统帅的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否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将改写。
善念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那是要时时处处去积累、去储存,才能在关键的时刻不加思考的使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2405496/84d37725f19fde0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