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的书是《深度工作》,这是一本向手机宣战的书。
书中有一个定义: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我回顾了一下,在我深度工作的时候已经是很久以前了。都是为了工作上的业绩和提升自己能力,不过即使那样,我都还是会忍不住看一小会手机,也有为了更好的工作,把手机静音。但现在已经没有深度工作了。
因为人们创造一个东西至少是两次。第一次是在脑海当中创作,第二次是在生活当中创作,所以在脑海当中去创作一个东西的感觉就是深度工作的感受。大家可以回忆一下,你有多久没有进行过这样的深度工作了?没有深度工作,我们就总是浅层次地不断重复。
那么与之相对的就叫作肤浅工作。肤浅工作的定义是什么?这个定义其实也很重要,因为你将来要减少很多肤浅工作,所以你得知道什么叫肤浅工作。肤浅工作的英文叫作Shallow Work,它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的新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比如你在嘈杂的工作环境之下照样能够处理的问题:回复那些并不是那么重要的邮件,或者很重要但是没有深度思考的邮件。还有跟很多人坐在一起不停地开会。开会是一个很重要的事,但是如果开会的时间过长,它就会变成一种肤浅的工作,因为它缺少大脑深度的思考。
这本书的作者把整个理论的推演建立在“深度工作假设”之上。“深度工作假设”就是一种不言自明的大家能够接受的状态。他说,什么叫深度工作假设?就是深度工作的能力目前正在日益稀少,而几乎同时,它在社会经济中的价值也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生活之核心的人将会取得成功。
成功之人必有非凡之举。信念➕意念,以后的日子里多一些深读工作,让自己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