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論語卷之八】

【論語卷之八】

作者: 灵素心蘭 | 来源:发表于2024-03-17 10:27 被阅读0次

    衛靈公第十五

    衛靈公問陳於孔子。孔子對曰:“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明日遂行。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子曰:“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對曰:“然,非與?”曰:“非也,予一以貫之。”

    子曰:“由!知德者鮮矣。”

    曰:“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於前也;在輿,則見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張書諸紳。

    子曰:“直哉史魚!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可卷而懷之。”

    子曰:“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zhì】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顏淵問為邦。子曰:“行夏之時,乘殷之輅【lù】,服周之冕,樂則《韶》舞。放鄭聲,遠佞人。鄭聲淫,佞人殆。”

    子曰:“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

    子曰:“臧文仲其竊位者與?知柳下惠之賢,而不與立也。”

    子曰:“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

    子曰:“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子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子曰:“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子曰:“君子謀道不謀食。耕也,餒在其中矣;學也,祿在其中矣。君子憂道不憂貧。”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雖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lì】之,則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子曰:“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

    子曰:“當仁不讓於師。”

    子曰:“君子貞而不諒。”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子曰:“有教無類。”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子曰:“辭達而已矣。”

    師冕見,及階,子曰:“階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師冕出。子張問曰:“與師言之道與?”子曰:“然。固相師之道也。”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於孔子曰:“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sì】出於柙【xiá】,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冉有曰:“今夫顓臾,固而近於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孔子曰:“祿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於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孫,微矣。”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宴樂,損矣。”

    孔子曰:“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

    “齊景公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于首陽之下,民到于今稱之。其斯之謂與?”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退而喜曰:“問一得三,聞《詩》,聞禮,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邦君之妻,君稱之曰夫人,夫人自稱曰小童;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群;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相关文章

  • 論語心说|雍也篇6.20:“一等人”与“末等人”,論《論語》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論語》當中,孔子曾多次罢人分成“三六九等”。 既:《論語·雍也6...

  • 逻辑,是最好的老師。

    子曰:“法语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出自于《論語·子罕9.24》 《論語》中提:“法”字,寥寥几笔;但...

  • 欲罷不能

    今晚聽一堂《論語》課,雖然早先已聽程子說:“頤自十七八讀論語,當時已曉文義。讀之愈久,但覺意味深長。”也屢屢讀論語...

  • 儒学道德之本論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出自《论語·述而7.3》) 我們讀《論語》,经常...

  • 讀書終老——讀通札記(338)

    讀中華點校本《卷三十三》,感:1、讀書終老。子曰:古之讀書,為己;今之讀書,為人!竊語:無論為人,或己,讀書快樂,...

  • 《論語》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讀 本章對今天傳統文化的推廣傳播可謂...

  • 《論語》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解讀 本章依然要從整體脈絡上去理解,前面的...

  • 《論語》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讀 本章依然要...

  • 辛丑冬至夜值

    ——李茂英 獨對寒窗夜景清 下凸月色照虛庭 今宵尤逢最長夜 半卷論語待雞鳴 附: 知之深而惑必淺

  • 【心畫】人間詞話·卷下<81>·清·王國維

    半暇·得半日清閑,抵十年塵夢 【臨硯】 【原文】 昔人論詩詞,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壹切景語,皆情語也。 【譯文】...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論語卷之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tmo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