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 barricades against himself(人类自设障碍,对付自己)------Tagore(泰戈尔)
—— 题记
塑封的书就好比是秋天的风,把一双双美腿都收进了秋裤里,走在街上不但少了一道风景,裹在秋裤里的是O型腿、X型腿或是标准的美腿也都不得而知——这是多么低俗的一个比喻,而塑封的书恰恰如此,试想一下,从一架包裹严实的书中,艰难地挑出一位喜爱已久作家的新书,乐不可支拿回家拆阅,发现与几年前所买书的内容如出一辙,只是换了书名而已,失落感会有多大。
与实体书店相比,网上购书被塑封倒也罢了,本也看不到书的内容,塑封还可以保证在粗暴的快递蹂躏后,卸去包装、拿到手里的还是完整的新书,但对实体书店塑封书的做法表示实在不能理解。
对于喜爱在实体店淘书的人而言,进书店会有一种清风拂面的惬意,在书店里不仅仅是能够享受到书本的油墨之香,也能够放空自己,短时间徜徉在书海里,在千千万万的文字包围中浸泡灵魂,搜寻一片可供心灵依偎的港湾。
哪怕是在外旅行时,也渴望遇到一些別具一格,独树一帜的书店。其实书店同样是一个城市的风景,城市越来越大,书店越来越散,但一个小书店就是一片心灵的栖息地,去探寻那些大隐隐于市的小书店是一种别样的乐趣,倘若能晒着异国他乡的太阳,泡在书店蹭着看完一本书,会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然而,万恶的塑封书发明后,书被裹上了严严实实的新衣服。以往兴致勃勃地跑到书店,闭上眼睛,从书架上随手翻开一本书,发现一片新世界的乐趣被剥夺了,更可气的是那种令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哀叹:满架花花绿绿的外面都罩着一层保护膜,书店里绝大部分新书要么不提供样书,要么只有一本样书,且大多是所谓畅销书的样书,很难找到一本想读的书或经典书的样书。若虚先生,我与书也是“此时相望不相闻”。
以往去书店买书,最容易翻阅的是书架上被翻的黑了边缘的那些书,能被很多读者翻阅至少可以断定这本书是值得去留意的,而现在书店里的书都穿上了漂亮的外衣,不会被摸黑,不会泛黄,我便少了一种便捷的买书途径。
对于一个急性的人来说,去书店买书省去了焦急等待快递的环节,可以在第一时间买到想读的书,但如今每每去了书店总要挑上一摞书回家,买到家后,总有那么几本书糟糕的让我心疼那些红彤彤的、弃我而去的毛爷爷。现在,每每有到书店的欲望,但只愿意挑选“裸”着的书,对塑封书望而却步,失去了购买的欲望。
八年前,当第一次走进北京中关村图书大厦时,就为那些从地下一层直到三层的、在楼梯台阶聚神阅读的人们,为书店开放的精神,感到振奋和感动。现在书都被塑封了,只有一本样书可供翻阅,想必这个情景也会逐渐消失吧!
塑封让淘书的乐趣少了许多!
此外,从环保的角度而言,书店也不应当在书上浪费那么多的资源,要知道,一片塑料袋、塑料纸,需要20年到数百年才能被分解,即使是环保袋,也至少需要一年才能分解。书本是人类精神传承的媒介,是思想启蒙和诱导的饵,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切勿让书变成荼毒自然环境的凶手。
因此,我又有了一个梦想,梦想在开一家餐馆的同时,还要经营一家书店,书店应当开在一条深巷里,屋顶上有一大块玻璃,阳光透过书架的缝隙洒在地面上,空气中飘散着油墨书香,墙上贴满了读者的留言,读者捧着一本书,席地而座,有一只通体黑亮的猫悄悄穿梭在书架与读者中,最重要的是,书架上的书必须都穿着皇帝的新衣示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