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2020.4.11)听宁国涛老师写作课,如何写故事文,总结笔记如下:
1.生活中,我们身边或者是听朋友讲,很多不好的事情,虽然我们提倡和谐社会。但现实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我们得到的坏的,消极的信息,总是多于正面积极的信息。我们可不可以这样想,用心琢磨一下,反其道而行之。换个思路往好的方面去想去构思。
毕竟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通过自己的构思想象,加之以虚构的成分(为文章的主旨服务,或是为了烘托气氛的需要)。
这样你的素材灵感,就来了,精心创作一篇文章就出来了。
总结一下,就是善于从身边的故事中,寻找素材,或转变思维,或直接拿来用之。
2.通过读一篇文章或看电影电视,可以从中得到灵感,通过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思维不能固定),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思想的文章,或者是读后感后感。这不也是写作的素材吗?
3.生活之中,我们要时时刻刻琢磨写文章的事。把写文章,融入自己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你的生活。
说不定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就能触发你写作的灵感,就能出一篇好文。
形成条件反射,看到一件事,一个人,听到一句,就可能成为你创作的源泉。灵感来源于生活,写出真实的故事。
为丰富人物的感情,表达主旨的需要,烘托气氛的必要,可以虚构些场景和事件,这是必要的,无可厚非的。因为文学创作是艺术,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必须加入自己的想象。
4.复制下宁老师的一段话,给大家一个写作的视角:
我看过一个电视新闻,警察打拐,把一个孩子送回去,孩子的母亲是个残疾人,不会说话,跪在地上,给警察磕头,表达感谢。这个细节让我非常感动。我们平时看到的都是健康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忽略了残疾人群体,其实,他们对于孩子的爱同样珍贵、真挚。很多朋友如果没有随时琢磨文章的习惯和“条件反射”,看到这个新闻,无非感叹下人贩子真可恨,但是,我琢磨的是写篇残疾人的亲情文章。为了写的感人,于是,就虚构了苦难故事和细节。大家看看,只要用心琢磨,看电视新闻就能看出很多灵感。
5.同样的话题,能写出不同的故事,只要你善于想象,善于构思。我们现实中的生活,往往不是完美的,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我们写文章,就需要构思,甚至是虚构,编纂,给故事添枝加叶,写完整,写得合情合理,合乎你的想象。这样一篇优秀的艺术品就出炉了。
同一个话题,不是没有写头,而是可以写出成千上万篇。试想生死永恒的话题,古人写之,现代人还写,将来的人还会写。高考命题作文,全国学子上千万,都写同一个话题,其实写作的素材,永远不会枯竭,只是你的想象够不够丰富。
6.最后总结一下,其实写作素材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有善于发现的眼晴,放开想象的翅膀,生活处处是素材。
我们平时多琢磨,把写文章的这根弦,贯穿到生活当中,成为你生活的方式。不愁写不出好文章,更不缺素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