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人们把自行车当成了木牛流马!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11-03 18:43 被阅读241次

    自行车这种舶来品进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了,这种当时新奇的洋玩意儿,后来却与中国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很长时间里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一度成为中国百姓最主要的出行工具。

    七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城乡到处都能看到自行车奔驰的身影。而城市中上下班高峰时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蔚为壮观,“自行车王国”成了中国的一张名片。清脆的自行车铃声伴随了整整两代中国人的童年和青春,那时连外国人来到中国,都热衷于体验一把中国的自行车生活。当年老布什夫妇驻北京时,就经常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逛悠,许多当年的北京人都见过这对老外悠然自得的骑行身影。

    就如现在娶媳妇要有房有车一样,在六七十年代,结婚聘礼的理想标准是“三转一响”,自行车就是“三转”中的“一转”,另外“两转”是手表和缝纫机,而“一响”是收音机。

    在计划经济年代,买一辆自行车可不容易,因为自行车价格不菲,而且凭票供应。需要花费一个普通职工半年多的工资,还要筹集许多工业券才能如愿。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行驶在街上,是一件非常值得炫耀的事,犹如现在驾驶一辆豪车的感觉。

    就像现在的汽车讲究配置和装饰一样,当年的自行车的拥有者也是很在乎自行车零件配置的。那时因为材料匮乏,为了降低成本,自行车的铃铛一般都只有半个壳,铃铛里面的结构都是外露的,如果按上一个全壳的铃铛,就会显得非常高档;出于同样的原因,那时自行车链条罩壳通常也只装半个,如果能装上全链条罩壳,也能让别人高看一眼。

    当年中国生产的工业品傻大粗黑,自行车大都是黑色的,车把手也都是平直的,毫无设计感。后来渐渐地出现了一些彩色自行车,车把手也出现了像赛车那样的羊角造型,人们对这种自行车趋之若鹜,但由于产量稀少,所以很难买到,谁要是拥有这样一辆彩色羊角把手的自行车,那种酸爽的感觉是很难用语言来形容的。

    以前中国经济不发达,城市亮化程度低,很多城市的道路上都没有路灯,乡村就更不用说了。到了夜里,整个国家几乎陷入一片黑暗,当年的外国人乘飞机经过中国上空时,说是以为自己进入了撒哈拉沙漠。所以当年夜间在黑暗的道路上骑自行车很可能发生碰撞,因此给自行车按装一个照明车灯是很现实的需要。这种灯是靠车轮摩擦来发电的,称为摩电灯,但由于价格昂贵,安装这种灯是一种奢华配置,很少有人舍得掏这笔钱。在那个年代,一辆装有摩电灯的自行车打着一道雪白的光柱在黑暗的街道上驶过时,是很引人注目的。

    老式摩电灯

    自行车进入中国是在太平天国以后了,由于战乱逐渐被平定,人们的生活又重新走上正轨,国家也开始发展经济,出现了所谓“同光”中兴。中国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见识了西洋科的先进科技,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在很多人心中,从前的天朝上国心态不复存在,已不再鄙视洋人的奇技淫巧了,至少在器物层面上开始崇拜西方,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各种西洋新鲜玩意儿不断涌入,自行车就是其中之一。

    中国人第一次看见自行车并不是在中国而是在欧洲。

    1866年春,清政府正准备开始推行洋务运动,出于了解西方的目的,派出了时任山西襄陵县知县的斌椿,率团出使欧洲,这是大清帝国第一次派遣使团前往欧洲。 他们在欧洲逗留百日,参观了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比利时等十数国家,以及当时欧洲一些领先世界的产业和技术。斌椿回国后,将他在欧洲的见闻写成一部书,名为《乘槎笔记》。

    在欧洲, 斌椿他们惊奇地见到了刚刚发明的自行车。斌椿在《乘槎笔记》里记载:有木马形长三尺许,两耳有转轴。人跨马,手转其耳,机关自动,即驰行不已。殆亦木牛流马之遗意欤。有木马形长三尺许,两耳有转轴。人跨马,手转其耳,机关自动,即驰行不已。殆亦木牛流马之遗意欤。

    虽然斌椿率领的使团成员都是清朝的饱学精英人士,但他们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只是传统士人。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角度完全遵循中国传统文化记忆,因此看到自行车立即条件反射般地将其形容为木牛流马,现代人看了非笑出猪叫声不可。但在斌椿他们看来这却是对自行车最贴切的形容,也最容易让中国读者看懂。

    由于当时的上海已经是一个开放的大都会了各类西方新奇事物进入都毫无阻碍。仅仅在  斌椿使团访问欧洲两年后的1868年,自行车已经在上海颇为常见了。

    1868年11月24日出版的《上海新报》上有这样的一则消息:

    兹见上海地方有自行车几辆,乃一人坐于车上,一轮在前,一轮在后,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又一种,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力走路。不独一人见之,想见者多矣。询之外国人,据云,外国地方马路平坦之极,有一人乘此车与马赛之,经六点钟时候,行一百三十五里之遥,车迟到半点钟功夫。因有逆风,所以后到,若非逆风,力过于马也。又闻外国水陆军营新报云,现在兵丁欲与兵官商量,皆作此车以代行路之力而养其兵之锐,且免背负行囊器械之劳,到战场,车弃一旁,兵有养息之力,易于前进,诚良法也。即中国行长路,客商尽可购而用之,无不便当矣。这是迄今为止能看到的关于自行车在中国的最早记载。

    从这则消息中可以发现,当时中国人对自行车的了解还非常少,居然认为自行车可以“人用两脚尖点地,引轮而走”。这明明是学车时的练习动作,而当时的人却以为这就是自行车的一种骑行方式。

    自行车刚进入中国时,并不受欢迎,因为它只有两个轮子,没有经过训练就掌握不了平衡,当然也无法驾驭,骑上去摔过几跤后自然对其敬而远之。而且由于自行车在欧洲出现的时间本身都不是太长,所以早期在上海玩自行车的都是那些喜欢冒险的西侨青年。而随后跟着玩自行车的中国人大多是有在西方留学经商经历的买办。据记载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中国人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他在宋霭龄十岁生日那天也送了一辆自行车给她,宋霭龄就成了中国第一个拥有自行车的女性。

    骑自行车的西方侨民

    刚开始,由于自行车价格昂贵,便成了有钱人的玩具,能玩得起自行车的大多是官宦富商家里的纨绔公子。这时的自行车不是交通工具,而是运动和游戏器械。后来人们渐渐发现自行车轻便灵活,骑行省力,比当时的主流交通工具黄包车要优越得多,于是人们就把它用作出行工具。在二三十年代,中国城市里的中产阶级都以拥有一辆自行车为荣。后来中国工业化开始起步,有了国产自行车,价格大幅降低,在普通百姓中得到普及,中国因此成了自行车王国。

    今天的中国,数字化网络经济高速发展,汽车迅速在中国家庭中普及。然而中国并没有丢弃自行车王国的光荣传统,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并受到世界上多国的欢迎,被称为“新四大发明”之一。如三十多年前一样,如今中国城市道路上色彩鲜艳的共享单车,仍然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慕读:"那时因为材料匮乏,为了降低成本,自行车的铃铛一般都只有半个壳,"买的时候壳是整个的,剩一半不是因为材料匮乏,而是被偷走了。
      • 丁_香:那时的中国造质量真是好,如果一个年轻人在三十岁上,买一部永久自行车,只要保养得当,骑到退休车架还是杠杠的。真是名副其实的永久。😄
      • 文心剑胆:我仍骑着弯把自行车。
        渴死之水:@文心剑胆 👏👏👏
      • 夏诺xn:的确如此,八十年代初期,家里能有一辆自行车,那是很了不得的呢: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渴死之水:@summer夏知绿 好像要半年工资才能买呢😄
      • 欣然_bd23:从朋友的文章中又长知识了!
        渴死之水:@欣然_bd23 呵呵呵,谢谢🙏🙏🙏
      • 拾麦穗的路人:记得有个记录片《自行车王国》。我是工作后才有了自己的自行车,那时还用各色布拼起来缝制自行车车座套,还装一个车篮。
        渴死之水:@拾麦穗的路人 是的是的,那时是这样的😊

      本文标题:在清朝时,人们把自行车当成了木牛流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d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