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爱在晨曦时分,故乡古镇南边的石桥上,望着幽静、沧桑的青石巷里,等着朝阳泛出金色的光辉,她便会从最深处的尽头悠然而来。
她姓韩名若依,是我的姐姐,她的名字虽像古言小说里的女主,但,这确实是她如假包换的真名。姐姐与我并无血缘之情,但她给我的温暖与爱是那些自称斩不断血缘的一些人所没有的。她可以消解我的痛苦、无助与落寞,可以为我指点迷津、规划前程,教导我关于人生的种种。我喜欢她,我爱她,但爱里是纯粹的亲情。
她呢!甚是喜爱古韵典雅的汉服,特别钟爱的一款便是齐腰襦裙,我有幸见过她的衣橱,十几件汉服琳琅满目,光是齐腰襦裙就有四五件,其他的有齐胸襦裙、罗衫、留仙裙等,有的我已经忘了如何称呼了。她也给我定制过一件半臂汉服,虽然我很是喜欢,但实在是不好意思穿着出去。只是有一次,天色将近傍晚,她依旧是穿着汉服来到我家找我,要我陪她一同去古镇的河道边散步。并且要求让我也穿着汉服出去,我不知道当时她是怎么说服我的,迷迷糊糊的我便穿上了她送我的那件半臂汉服,随着她一同出了门。
若不是因着天色暗沉,路上的行人屈指可数,我定是不会答应她的。现在回想起,倒是颇有几分乐趣和感动,若不是姐姐,我可能这辈子都不会与汉服有瓜葛。
姐姐因为常常穿着汉服出门,而被一些迂腐庸俗的人讥笑过、议论过、冷眼过,可是,她都没放在心上,于汉服的态度,她是矢志不渝的。姐姐曾说过一些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她说:“我并不是为了漂亮或者是吸引眼球而穿汉服的,也不是刻意的做作。一方面是本身的喜爱,一方面是想弘扬民族的汉服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的美,这才是我的出发点。况且,汉服本就是汉族人民自古所拥有的服饰,为什么要把它摒弃,遗忘在时间的长河里呢!”
一开始,我还是有些不赞同她的说法,认为历史就是一把优胜劣汰的规尺,当环境的变化,文化交集形成的多元化,以及社会形式的潮流,那我们的生活终将是不再需要它的。可后来我渐渐的明白,它一直都是存在着的,并没有被淘汰,只是时间让我们把它遗忘了。因为现代的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所以它才不会被提倡和使用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才会导致了它的湮没和不被接受。而姐姐所做的就是不被这些因素所影响,跟着自己的心走在多数人不愿走的崎岖难行的小路上。
大道非明,也许小路上更有美好的风景呢!
至此,我对姐姐的爱有了更深层次的填补,以至于觉得她穿汉服特别特别的美,而这种美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是由内而外的散发着,是关于服饰的美,关于人性的美,关于文化与中华民族传承的美。我总觉得,她是从月光里走出来的仙子,端庄幽雅,清新脱俗都不足以显示她韵味的意境。
姐姐隔三差五会到古镇南边的集市上买冷菜,所以她必须要穿过那座古镇悠长悠长的青石巷。恰巧她又常常穿着汉服,这种幽静沧桑的美与古韵典雅的美相接拼又交融在一起,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因为一次偶然,我看见她从古镇的青石巷里步伐轻盈的走着,裙摆随风波动,衣袖在前后摇摆的手臂间飞舞,腰带垂下的部分与挂在腰间的红绳结互相碰擦着,头上的流苏发簪随着飘逸的秀发轻轻地在风中摇晃,再配合着两旁泛旧的马头墙、小青瓦,以及青石板上的点点青苔,撩拨着我差点动了“凡心”,那一刻,我觉得她的气质与汉服之间早就已经合二为一了。
古镇是徽派建筑,里面没有什么景点,也不是特别的大,就只是有一些平常的住户而已,所以不设有门票。以前我不怎么来这边,因为从小到大已经看腻了。直到我看见姐姐出现在古镇里的时候,才赫然发现原来古镇竟也那么的美,自然淳朴、神秘悠远、古色古香、悠悠雅韵,它像是一位老态龙钟的老者,在历史的显微镜里,注视着人们和这个世界的潮起潮落。
我承认一开始是“因为一个人,爱上一座城”,因着姐姐,所以我爱上了这座古镇,但爱着爱着就深爱了。以至于我常常在古镇南边的石桥上,静默地等待着她和它并现相融时的那种拨动心弦的美,一种莫名的感动便在胸腔里沸腾。
实话说,我第一次见到那种情景的时候,眼眶里是泛着泪光的。
最美的相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