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网红私房课1.1婚姻育儿
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作者: 禾枫儿童咨询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23:50 被阅读14次

最近关于打孩子、恐吓孩子的新闻频上热搜,引发了很多网友的讨论,有的说自己就是这样长大的,留下了很多阴影,埋怨父母;有的说熊孩子不打不行;有的说自己也学了很多知识,但还是管不了孩子,不知道怎么办;还有的说,打孩子、恐吓都是无奈之举,实在是不得不打。

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我看到关于家庭教育的话题引起热议,还是有点欣喜的,这意味着曾经不利于孩子成长、社会发展的家庭教育方式,被重视,在改变,同时将会有更多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享受到更好的家庭教育。但新的家庭教育观萌发时,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上面提到的:孩子太“熊”,说了不听,不得不打,学了新的知识做不到....确实,孩子在外面吵闹、偷东西、非礼其他女孩子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让父母感到困扰,还对他人造成了影响,似乎必须用简单粗暴的方式结束孩子的行为。

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行为是一种表象,是能够被听到、看到、被记录下来的,在行为的背后,隐藏着各种各样的原因,真正能够解决行为的,不是用行为来对抗行为,而是找到行为背后的原因,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父母知道打孩子,吓唬孩子不好,可是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让孩子乖乖听话,学的知识似乎也用不上,就容易陷入了一个循环,看到讲如何教育孩子的就去报名学,学了回家管不住孩子,开始焦虑,懊悔,自责,有可能你的家人还会指责你说,你学了那么多东西,花了那么多钱,孩子还是这个样子,有什么用啊?不用说,又会引发争吵或新一轮的焦虑,而这样的焦虑将会重新投射到孩子身上。

      我以前特别喜欢玩一个Q传网游,游戏里有一个单人副本,打赢最后的大BOSS可以获得1000-15000金币奖励,相当于人民币10-15块钱,每天只能打一次。第一天我进去打“死了”,第二天我又进去打还是“死了”,第三天又是如此,难道我就这么蠢,每天进去一次就为了“死”一下,被系统踢出来吗?当然没有,第一天“死了”,我总结了经验,发现我的武器攻击力不够,我换了一把武器;第二天发现我的宠物耐力不够,我换了宠物;第三天发现复活的药没带够,我准备了一包的复活药;第四天我又换了套衣服和鞋子,第五天我耗了大约40分钟,把这个BOSS打败了,获得了1500金币的奖励。

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如果把孩子“屡教不改”的某个行为当做游戏里的一个大BOSS,我们在打了这个BOSS之后,有没有回头再总结一下打输的原因,我们还能为改变这样的结果做些什么?就好像我第一天打输了BOSS,换了武器,第二天换了宠物,第三天带了药,第四天换了衣服和鞋子,到了第五天,虽然打赢了,但也花了很多的时间。我们面对孩子的一些行为不能接受,打了他或者用恐吓的方式让孩子乖乖听话,但如果不能找到这个行为背后的原因,最多能起到一个短期效果,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你愿意为同一个问题不断的去打孩子吗?答案是否定的,所有来找我的父母都巴不得一次性解决问题。

之前在一个妈妈群,有位妈妈说自己5岁半的儿子,在幼儿园总是掀小女孩的裙子,还得意洋洋的告诉大家,这个女孩今天穿了什么颜色的裤裤,妈妈问孩子为什么这样做,孩子说好玩啊,好奇啊,结果孩子领取了一顿胖揍,但最多管2天。这件事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不仅妈妈深受困扰,连老师都要求妈妈带回家教好了再送来。这位妈妈当时收到了很多群友的建议,甚至有群友说:“如果我女儿遇到你们家这样的孩子,真的大卸八块的心都有了,你要好好教教,自己不教以后就给别人教了。”嗯~然后她们吵起来了保持理智后来我私聊这位妈妈,简单的倾听了她,我发现这位妈妈从来都没有正视性教育这件事,在她看来这是难以启齿的,平时换衣服、上厕所从不避讳孩子,孩子现在还会玩妈妈NaiNai,而妈妈的处理方式要么是嬉笑着不给摸,要么随便孩子玩一玩。其实当时我并不确定孩子是否单纯因为缺乏性教育,还是有其他的原因,但我建议妈妈买了一些性教育和自我保护的绘本回来读给孩子听,同时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孩子知道这个行为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大约一周后妈妈来反馈说,孩子的行为好多了。原来这个孩子的行为多么招人恨啊,小小年纪就掀女生裙子,妈妈打来打去还是没解决问题,但针对这个背后的原因不断的去影响孩子,这个行为就改变了很多。

很多文章说不能打孩子,不能恐吓孩子,这样确实是错的,但我认为,真实的父母是可以允许自己犯错的,问题并不在于你有没有犯错或犯了什么错,而是在犯错之后是否去找到背后的真实原因或需求,针对性的去改变。做父母真的很难,想要做一个好的父母更难,你必须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自我提升,育儿育己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行为就像一颗洋葱,不管这颗洋葱外表好不好,你都需要剥到最后,才能看到这个行为的洋葱核。

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打孩子、恐吓教育之后,我们还能做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urxrqtx.html